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平安湖南>平安创建

湖南津市:“法治夜话”撬动城乡“基层治理”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龚龙 时间:2019-10-14 15:35:13 

  湖南长安网10月8日讯(通讯员 龚龙)走进湘鄂边陲、澧水尾闾的津市市,进入眼帘的不仅有城市大建设、工业大开发、文明大创建的火热场面,更有领略不尽、延绵不断、好评不绝的“法治夜话”独特风景。

  融入这座城市,人们欣喜的看到,正是在“法治夜话”普法治理的创新实践中,津市市司法局针对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群众利益诉求多样化的法治现实,靶向基层出现的家事难管、民事难议、公事难理、琐事难调等瓶颈问题,采取“法治夜话”搭台、“基层治理”唱戏,通过在老百姓身边话家事、议民事、说农事、解难事、成心事,使大量群众利益诉求得到了维护、经济纠纷得到了调处、拆迁矛盾得到了化解、发展难事得到了帮助,开创出了“法治夜话”撬动全域“基层治理”的新局面,津市连续十年评为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市、获得了‘五五’、‘六五’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市、区)、‘七五’普法中期普法先进县(市、区)及全国(省)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县市区。湖南卫视还以《法治夜话:把法律送到老百姓身边》为题,对津市法治夜话进行了专题报道。解读津市市“法治夜话”基层治理实践,其成功的路径主要有六条:

  引领夜话,组团治事。

  司法局作为市委、市政府“法治夜话”决策的执行者,按照“把法律交给人民群众”的普法依法治理宗旨,通过进百村(居)、入万户,开展普法治理调研,实时掌握城乡社区普法治理现状,提出对策建议和实施方案。循着纵向推进的路线,将“法治夜话”任务分解到司法局各股、室、处、所,延伸到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本着资源整合、要素聚合的方向,构建了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为中枢,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村(社区)司法行政工作室为支撑,全体行政司法干警、公证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主体的“法治夜话”宣讲团,形成了覆盖城乡社区的“法治夜话”的“一小时服务圈”。

  承载夜话,设场理事。

  为了让群众人人都能参与“法治夜话”,按照小区、村居、镇街三级司法组织构架,分别开设了屋场夜话、会场夜话、墟场夜话、广场夜话,先后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了市一级的三湖公园、江南明珠、九澧、桥南、金鱼岭等五大法治夜话广场,新建了镇一级的毛里湖、药山、新洲、保河堤4个法治夜话广场,设立小区夜话屋场258个、村居夜话会场76个,在法治夜话“三场”建立了电子显示屏、法治橱窗、普法专栏、名言警句等,营造出了多元素的“法治夜话”立体宣教环境。

  开放夜话,征题议事。

  为确保“法治夜话”议群众所思、讲群众所想、解群众所需,本着“敞开夜话、开放议题”的思路,实行了三个方面的“无门槛”征题议事。小区屋场夜话主要选择村组群众普遍关心的生活环境、邻里关系、子女教育、敬老爱老、志愿服务等主题,凡有居民3人以上提议、15人以上联署,即可成为夜话主题。村居会场夜话主要选择群众权益保障、人居环境、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综治维稳等治理主题,先由5名以上居民代表提出,3个以上村(居)小组联署就可成为夜话主题。墟场赶集夜话,利用白衣、棠华、灵泉等集镇圩场赶集日,安排律师现场解答法律问题,免费提供法律服务,并向赶集群众发放法律宣传手册,内容涵盖司法局职能、法律援助须知、公证业务流程。镇街广场夜话主要选择市委政府重大决策、当前热点、城市建设、工业发展、民营经济、行风评议、经济环境等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由社区提出即可成为夜话主题。所有议题由村居上报、镇(街)汇总、司法局编制清单,调度安排“宣讲团”成员下沉组织夜话宣讲。

  路径四:创新夜话,搭台商事。主要创新了四种“法治夜话”模式。一是“开放式”主场夜话。主要通过组织行政司法干警、律师、法律工作者分期分批下到镇(街)和村组,在屋场、墟场、广场设台,采取法治讲座、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以及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与老百姓进行面对面对话交流、一对一法律援助。二是“宣导式”媒体夜话。在津市电视台开设了《周浩佬说法》电视栏目,目前已自编自演和拍摄播出电视普法短剧27期,已有群众粉丝3万多人,《王司法的故事》、《法援立案记》等四期短剧还被全国普法办制作的《普法音像》采用并向全国推广。三是“阵地式”电教夜话。主要根据不同的人群,先后选编、剪辑制作《农村普法》DVD光碟100套、《青少年普法动漫》DVD光碟30套、《企业普法音像》100套,免费发送到农村、学校和企业播放,延伸和扩大了“法治夜话”的宣教维度与普法实效。四是“演出式”文艺夜话。先后组织专门力量集体创作、编辑出《法治新农家》、《公民学法》、《劝婚记》等一批法治文艺作品,通过与专业文艺团体合作,以快板书、三句半、小品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先后在城乡巡演150多场次,受众达到了8万多人次。

  精准夜话,机制督事。

  为将“法治夜话”协商达成的社情民意转化为党委政府、司法部门、镇街社区承办理事的行动,创新建立了三项传承转换机制。一是督办机制。凡涉及地域性、普惠性的问题,以专项请示的形式呈报市委、市政府,纳入决策议事日程,转为办实事专项,通过市委政府“两办”全程跟踪督办专治。二是援助机制。对涉及城乡困难群众合法权益受侵害的案件,由市法律援助中心免费指派律师,提供一站式法律援助服务,通过司法调解或诉讼的途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三是联办机制。将涉及城乡社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情民意,小事交由社区自治办理,大事转交镇街协商办理,重要事项纳入政府购买服务目录跟进解决。

  普惠夜话,法治成事。

  津市市“法治夜话”开展六年多来,共开展法治讲座336堂,为群众解答涉及土地承包、婚姻家庭、交通安全以及侵权责任等多方面的法律咨询3500多条,现场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17件,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281件,直接惠及城乡群众上万人次。津市人李某,骑行的电动三轮车,不幸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李某受伤及两车受损,经鉴定李某为十级伤残。李某系残疾人,无经济来源,生活全依靠儿子抚养照料。在事故发生后,肇事方不积极配合赔偿事宜,而李某家庭状况贫寒,实在难以维持后续的治疗费,万般无奈下李某坐着轮椅来到津市市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中心工作人员见此情景,通过李某陈述案情,审核李某提交的材料,考虑到当事人行动不便,为了减轻李某的负担,便于同日批准申请,指派法律援助中心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代理此案。庭审中代理人运用扎实的理论基础据理力争,最终法院判决李某因交通事故受伤造成各项经济损失共计9万多元。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