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队伍建设>政法英模

“挎包法官”的赤子情——记湖南省龙山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田代飞

 文章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刘沁、彭杰、彭华 时间:2021-05-31 16:55:31 

微信图片_20210531165325.jpg

田代飞。

微信图片_20210531165317.jpg

田代飞在当事人家中调解。

微信图片_20210531165321.jpg

田代飞到田间了解情况。

湘西大山深处,他雨里来、风里去,骑着摩托车、背着斜挎包,他是群众随叫随到的“挎包法官”。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只要乡亲们有需要,他的身影总能及时出现。扎根基层12年,田代飞从龙山县红岩法庭、洗车法庭到城郊法庭,再到刑事审判庭,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到员额法官,工作地点和职务在变,“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初心一直未变。他始终坚持“小法庭,大服务”工作理念,努力办好百姓身边的小案子,解决好群众的民生问题,以公平促正义,以真心换民心,赢得了辖区群众的认可和赞誉。

经田代飞审结的案件无超审限,案件审判质量、数量和调解率连续6年在湖南省龙山县人民法院名列前茅。他先后荣获“县青年岗位能手”“县优秀共产党员”“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湘西自治州青年岗位能手”“湘西自治州法院学习型法官”“湖南省市州法院办案突出个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等荣誉称号,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缘起法官梦

从乡村来,回乡村去

湖南省龙山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的湘西北,以土家族、苗族为主聚居,当地民风淳朴耿直,也容易认死理。乡亲们因不懂法律知识,常为田土界限纠纷、羊吃油菜、狗咬人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发生矛盾,甚至上演“武戏”,发展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

田代飞自己就出生于这样的土家山寨。“村里要有个懂法律的明白人就好了。”听到父亲经常因左邻右舍为小事怄气而叹息,田代飞心里萌生了要当个“明白人”的念头。

为此,田代飞在大学时“弃医从法”,将专业由临床医学改成了法学。在他看来,医生和法官本职都是“治病救人”,法官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疾病”,而家乡正急需这样的人。2009年,大学毕业的他,怀着对法官这份职业的憧憬和向往,婉拒了省城一家律师事务所高薪的挽留,毅然考回家乡法院,在基层法庭当起了书记员。

然而,基层司法工作并没有田代飞想象中的那般容易,老百姓法律意识淡薄,社情民意复杂、群众诉求多,他要面对农村法治环境落后、办公环境不便等一系列的问题。

“一定要为父老乡亲提供好司法服务。”面临诸多困难,20岁出头的田代飞凭着一股敢拼敢闯的干劲儿立志扎根基层。

“您好,我是红岩法庭的田代飞,为村民提供24小时法律咨询服务。”田代飞上班伊始就在宣传栏里立下了自己的承诺。至今还有一些村民保留着他上门入户发的联系卡。

“不管多忙都要下村,让老百姓能找到我们。前些年村村道路未实现通达,村民出行基本靠走路,诉讼成本高,作为派驻法庭就是要走进老百姓的生活,让老百姓打得起官司。”田代飞说。从此,高山之巅、碧水之畔的土家山寨,多了一个骑着摩托车、斜挎着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挎包的身影,雨里来、风里去,不论是严寒还是酷暑,只要乡亲有需要,他的身影总能及时出现。

“有事找小田法官!”田代飞成了辖区方圆百里无人不识、随叫随到的“挎包法官”。

从农村来,回农村去。田代飞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法庭,他骑着摩托,坚持上门入户送法服务,足迹遍布工作辖区里的243个村2240个组。他始终怀着一颗赤子初心,兑现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不变承诺。

小法庭大服务

群众利益无小事

走进田代飞的办公室,最显眼的是装满书柜的各种法律书籍和办公桌上厚厚的业务学习笔记本。

“要做好审判工作,仅靠热情远远不够。”田代飞微笑着说,要在审判中得心应手,为基层群众提供好司法服务,“学”和“干”是两大诀窍。

秉承了父辈朴实、勤劳的他,如饥似渴地加紧学习,一学党的理论成果,二学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理解其立法本意,吃透法条内涵,直到融会贯通,在审判实践中运用,三学办案经验,遇到疑难复杂案件,他总会虚心向前辈请教,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法律法规,研习相关法律著作,做到法理不明不审、法规不明不判。

在这块“沃土”里,他的法律知识逐步娴熟,基层办案经验不断丰富,从书记员到员额法官,田代飞迅速成长为龙山法院的中坚力量,还成为全院首位担任审判委员会委员的法庭庭长。

“群众利益无小事,无论前路上有什么困难,能够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我就无所畏惧。”2013年底,田代飞担任了洗车人民法庭庭长,成了全院最年轻的庭长。虽然心里有些忐忑,但他还是毅然挑起了重担,开始了披星戴月办案、独当一面的日子。

洗车河流域是典型的土家族聚居区,老百姓因农村落后陋习导致打官司的纠纷屡见不鲜。如何创新法庭工作,以案说法、以案普法,改变农村陋习,一直是田代飞在办案中思考的重点。

2015年4月,洗车法庭受理了他砂乡村民的一起离婚和返还彩礼案,年轻夫妇结婚不久,就起诉离婚并要求返还彩礼。这也是田代飞在洗车法庭工作以来受理的第12起同类案件。为了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田代飞决定将庭审开到乡里。

开庭前10日,田代飞在他砂乡张贴了十余份开庭公告。2015年5月7日,他砂乡人民政府,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代表以及乡村干部和老百姓,共100余人到庭旁听。

庭审中,在双方举证和听取当事人陈述后,田代飞和合议庭没有急于宣判,而是分析因果,讲理析法,足足讲了3个小时,讲得当事人和家属心服口服,旁听人员在休庭后都迟迟不愿离开。法庭当庭宣判后,双方均服从判决。从此该类离婚纠纷案件闹到法庭上来的数量明显减少,达到了审理一起普及一片的效果。

这次巡回审判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更加坚定了田代飞的信心。他坚持“小法庭,大服务”工作理念,探索出“走、访、问、调、审”适合当地实际的5字工作诀,即走村寨一线、访民风民俗、问群众诉求、调疑难案件、在事发地开庭审判,改变了以往法庭“坐、等”的局面。同时,他注重典型案例的普法作用,把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常识、典型案例编辑成册发到群众手中,通过在村里巡回审判、现场调解和走村穿寨开展法治宣传,辖区内村民法律意识逐步增强,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赞誉。洗车法庭被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州司法改革试点法庭”。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就对这片土地爱得有多深沉。田代飞在基层司法一线,总是冲在前头,把责任揽在身上、扛在肩上,主动与辖区党委政府沟通,参与辖区社会综合治理,建立起了村、镇和街道办事处、法庭之间的多元化矛盾化解机制,力求把矛盾化解在小处,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在洗车法庭工作三年间,田代飞成功化解了激烈矛盾冲突16起,协助当地政府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80余起。担任城郊人民法庭庭长以来,该庭案件审判质效从年平均结案数不足200件、调撤率不足30%,增至年平均结案数超600件、调撤率超50%;而他自己2017年至2020年审执结案件1662件,结案率为94.51%,审限内结案率达100%,平均审理期限为8.9天,结案法律文书公开上网率达100%,所办结案件事实清楚、证据扎实、程序合法,无一涉诉信访。

一股土家汉子

“动真碰硬”的闯劲

“法庭是基层一线的桥头堡,要立足群众需要,服务好基层。”田代飞常说,作为基层司法工作者应该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充分利用专业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维护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2015年6月,洗车镇至里耶镇道路实施升级改造工程时,沿线相邻的新双村与杉树村部分林地纳入了土地征收范围,顿时,原本多年无人问津的荒山成了“香饽饽”。对于田土界限,两村村民各执己见,双方不仅发生多次摩擦,甚至拳脚相向,还极有可能升级为群体性械斗事件。

田代飞临危受命,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当地政府委托,参与协调解决田土界限纠纷。然而,因为历史久远、田地置换等因素,要弄清多年的村界划分谈何容易。于是,田代飞与同事一起,翻山越岭走现场,蹚沟过河搞调查,穿越荆棘勘地界,起早贪黑访群众,又多次到自然资源局、档案局等相关部门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档案。经过几十次走访调查,形成了100余份调查笔录,资料足足装了3麻袋,充分掌握了最初地界划分的第一手资料。

“修路是为了乡村发展,是好事,大家争田土也是为了利益,千万莫因私利闹纠纷,因小失大啊!”在界线基本明晰的基础上,田代飞又多次上门给争议不休的两村村民讲解村界争议的历史由来和现实情况,并耐心解答双方争议的焦点问题,通过讲法律、释法理,给双方提出合理有效的调解方案。最终,双方都接受了法庭的意见,剑拔弩张的双方握手言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洗里公路的建设中没有发生一起阻工闹事的群体事件。

近年来,在黔张常高铁、龙山县火车站、洗洛至石牌二级路、洛塔石林、洛塔楠竹水库、洗里二级公路升级改造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和施工建设过程中,田代飞和同事们协同政府妥善处理集体土地补偿款分配纠纷和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依法快速调解、执行结案案件81件,有效推进了辖区重点工程建设。

“只要老百姓觉得我为他们做了实事,就是我心中最大的满足。”对于田代飞来说,老百姓的认可是抵御一切伤痕和疲惫的力量,也是他办案如此“较真”的原因。

“再苦再累再难,也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审判执行工作,这是我们法官的职责。”2017年3月,田代飞调任城郊法庭庭长,本以为有多年基层法庭工作经验,能够很轻松地胜任。然而,辖区人口众多,近年来因城镇扩容、基础设施改造等众多因素,涉及居民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问题的矛盾相当突出,旧案积案多,侵权、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物权纠纷等案件呈几何上升,收案数量不断增加。

面临这样的情况,田代飞下定决心要“消积化新”,特别是在消除积案时,主动将重大、疑难、复杂、新类型案件揽在自己身上。2017年当年,城郊法庭200余件积案全部办结。

“田庭长都在拼命干,我们也要加油干。”田代飞多年的搭档唐俊回忆说,“那几年他有时一天最多要开七到八个庭,一年到头几乎全年无休,甚至还经常受到当事人的人身攻击和恐吓,但他不曾畏惧、不曾退缩。”

能带头吃亏吃苦,办事认真细致,敢于碰硬较真,这是同事对田代飞的一致印象,也深深地影响着庭里的每一个人。2017年,城郊法庭共审执结案件567件,调撤率达65%,案件质效、数量、群众满意度均创造了历史最佳,先后被评为“全省三调联动解纠纷防控风险促发展专项调解活动先进集体”“全州十佳政法单位”。

以真诚换人心

以真心暖民心

“要让老百姓相信,法庭就是讲道理的地方。”田代飞常念叨的这句话,道出了他“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的为民情怀。

多年基层司法实践,田代飞发现,案件大多都是邻里纠纷、夫妻不和、兄弟反目之类的琐碎家事,很多本不复杂的纠纷往往因双方当事人互不妥协而升级为“赌气官司”。

2014年6月,龙山县靛房镇坡脚村的彭某与田某因排水沟问题发生纠纷。彭某以田某新建房屋使自家的通行道路变窄为由,用砂石填埋了田某屋后的排水沟,并将田某家排水沟上方的屋檐全部锯毁,致使雨水顺着墙体流进其家中,严重影响其生活居住。两家为此时常争执,矛盾尖锐。

村支两委和镇政府调解无果后,村主任只好向田代飞“求助”。田代飞立即带领法庭干警赶到现场,对争议的排水沟进行丈量取证,召集相关知情人参与调解,由于双方积怨已深,当天的调解并未起到作用。

考虑到双方当事人认死理,但重情义、家族观念强,田代飞请来双方族里有威望的老人帮助化解矛盾,消解双方怨气。先后7次上门分别给彭某和田某做工作,澄清案件事实,提出解决方案,耐心讲解法理和邻里亲情的重要。“田法官于情于理的分析和真诚的工作态度感动了我们。”双方当事人心悦诚服,终于达成和解。

“我理解的司法为民,就是通过我们基层法庭、基层法官的不断努力,让法律走进老百姓生活,从每一起案件的公正审判与调解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田代飞说。

“共产党好啊,感谢龙山法院,感谢田法官!”2018年9月,龙山县石牌镇上母村的李奶奶从田代飞手中接过司法救助金时,激动地紧紧握住他的手,嘴里不住地念叨。

2016年10月,80岁的李奶奶发现72岁的张大爷在自己家院子摘豌豆,两位老人因此发生激烈争吵,最后张大爷用挑水的扁担将李奶奶的头部砸伤,导致其住院。几十年的老邻居,因此反目成仇,对簿公堂。

2017年4月,李奶奶将张大爷起诉至龙山法院,法院经审理后判决张大爷赔偿李奶奶各项损失共计4446.15元。判决生效后,张大爷一直没有履行赔偿义务。李奶奶申请强制执行。

田代飞作为执行法官,在核实过程中发现,张大爷确实无财产可供执行,且年事已高,无实际履行能力,不是执行难,而是真正的“执行不能”。2018年3月5日,法院作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裁定书。

案件虽然“终本”,但田代飞的心里却像压了一块重石。两边都是年老体弱、生活困难的老人,且申请人的执行款未到位,极有可能再次引发冲突。为彻底化解双方矛盾,暂缓申请人生活压力,通过多方协调努力,他为李奶奶申请到了4400元司法救助金。

“既要维护法律的权威,也要传递司法的温度。”办理案件时,田代飞不仅站在法律的角度来分析和裁判纠纷,更充分从情、理、法多方面为争议双方寻求沟通点,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十余年间,田代飞共承办2500余件民事案件,每年开展案件回访100余次,始终本着以“调解优先、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认真做好庭前、庭中、庭后的调解工作,切实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以真诚换人心,以真心暖民心。工作期间,田代飞与老百姓同吃同住,了解当地民风民俗,总结出了一套以法理为引导,以民风民俗为切入,以推心置腹为沟通的解决矛盾纠纷的工作经验,同时也与辖区乡亲们结下了的深情厚谊。

2017年初,龙山法院党组决定将田代飞调离洗车法庭。辖区几位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因为“不舍”,联名请求院领导不要将他调离。离开时,当地党委政府干部代表和许多群众纷纷自发地燃放起烟花爆竹为他送行。田代飞第一次在乡亲们面前流下了热泪。没有人知道,因为一心扑在工作上,他错过了孩子的许多第一次……多年来,同为法官的妻子从未有过怨言,因为“做人民的好法官”是他们共同的人生理想,是他们共同坚守的承诺。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