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话艾草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李思遥 时间:2016-06-07 15:59:02这里,我想说说这样一种野草,它以其芳香和药效功能走入节日,与民俗一起被传承——端午艾草。
悬艾草于门眉,取艾草沐浴,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古人相信神鬼,认为五月五时冥界的鬼怪会跑出来,就在门前插艾草以辟邪。《荆楚岁时》记载:在五月五日鸡未叫时,采集象人形的艾,收藏好以备灸病,非常灵验,当日采的艾作为门神,悬挂在门上,以避邪气,称作“艾虎”。端午所在的“毒五月”正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艾草强烈的 “艾香”具有抑制细菌、驱虫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端午节悬在门前、用以沐浴的艾草被认为有“辟邪”、“除瘴”的功效。
因其药效,艾被称之为医家之草。端午为春夏之交,气温转换,百病易生,古人于阡陌沟渠间找到了祛病的妙药。《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现代研究也证明,地球上的植物叶子的脉络惟有艾叶最均匀,用作灸的原料最为适宜。古人对艾的选择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在《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几年前热播的《甄嬛传》中也有艾草的身影,安陵容怀孕时,有流产迹象,太医在她的药里加了艾草,同时在房间里熏艾,说这样可以止血、保胎。
许多野草在古时都有好听的名字,如龙胆别名陵游,苜蓿别名怀风,紫云英别名翘摇,艾草也有许多别名,其中“冰台”是我最喜欢的,携几分清冷,又入之以人文。《博物志》言削冰令圆,举而向日,艾承其影则得火。则艾名冰台,其以此乎?”意指将冰块做成凸镜可于日光下聚光取火,艾承其下,故名冰台。这一典故中也蕴含着天地五行之理,传说古时候燧人氏钻木取火,所用之物就是捣艾为绒,艾能生火,而且有特殊的香味,便认为艾为地之阳,而太阳为天之阳,正所谓引天之阳,入地之阳,以补人之阳。
再从这个角度看端午和艾草,又会发现一个有趣的关联:观之以端午的各种起源说,与之相关的人物,如屈原、伍子胥、曹娥,可以说都多有刚健气质;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源于祭祀龙图腾,而龙也是刚健气质的代表,可见端午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刚健气质的节日。艾草从药理上讲,也是纯阳之物。至此,不得不感慨自然之玄妙,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妙哉!
时至今日,再用艾草结扎成束挂在门廊之上、煎汤沐浴,或许很少考虑健康或辟邪的意义,更多的,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传承。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