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味书屋” 品味“三味”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唐春斌 时间:2017-01-03 16:25:14来到绍兴,必须到“三味书屋” 。
最早知道“三味书屋” ,是在课本中,是在鲁迅先生的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文章里。
“三味书屋” 是鲁迅先生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家,坐东朝西,门临小河,与鲁迅先生家隔街相望。在这里,鲁迅先生接受了他的启蒙教育。
“三味书屋” 原为三余书屋,取意于三国董遇之话,他劝道学生要利用“三余” 学习,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希望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后来寿镜吾之祖父将其改名为“三味书屋” ,三味比喻为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滋味,寿镜吾先生则对三味解释为“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
对“三味” 之品味,可谓其味不尽相同,先贤们的感觉是“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醘醢” 。而寿镜吾先生的感悟则为不当老爷甘当老百姓,不慕山珍海味满足粗茶淡饭,体味书中奥妙获取深长味道。
我站在“三味书屋” ,聆听着导游的述,作为一名法官,我感受的却是这样的味道:为民、廉洁、公正。
为民,是法官的价值取向,离开了为民的要求,办理的案件最多最好,也无任何意义。只有真正地为老百姓办事,才会有快乐感。
廉洁,是法官的职业底线,突破了廉洁的底线,则办案由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法律成了捞钱的工具。
公正,是法官的基本要求。只要公正的判决,才能维护社会良序,维护法律尊严。而不公正的裁决,给社会带来的则是是非不明,黑白颠倒。
品味着如此的“三味” ,我不知道先贤们乃至寿老先生有何感想,如果鲁迅先生尚在,又会作何评述?
正当我放飞思想时,耳边传来了导游的声音“三味书屋因鲁迅先生而扬名,鲁迅先生因三味而挺拔” 。法官,靠什么挺立于社会呢?我立了立腰杆,走出了“三味书屋” 。
作者单位:韶山市人民法院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