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祠情思(散文)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何俊霖 时间:2017-11-08 10:42:18来到衡山,正赶上南岳庙会,人流如织,竞沐灵光,热闹非凡。加之和风细雨,更是渲染了人们心头上的喜悦之情,浓妆淡描了衡山的靓丽姿容,娇美的衡山显得更加清爽,一尘不染。
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大名山之一,享有“五岳独秀”的美誉。自两晋以来,寺观庙宇林立,佛教道教集于一山,同尊共荣,乃禅宗七祖道场、曹洞宗祖庭以及玄门朱陵洞天、第二十二福地所在。唐肃宗时更添书院文化,李泌、朱熹、王船山先后在此著述讲学,湖湘学派就源于南岳,历代名人学者在这里留下了大批题咏、碑记和石刻,是南岳的家藏瑰宝。秀丽的自然风光以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水濂洞之奇、方广寺之古称为南岳“四绝”,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甚为四时佳景。人文景观更有大庙雄姿、禹王古城、麻姑仙境、穿岩诗林等妙境,极富魅力而引人入胜。然而最令人心潮起伏、肃然起敬、流连忘返的要数忠烈祠!
出南岳大庙,过胜利坊,沿登山路盘旋而上,横过玉板桥不远,便是雄伟庄严的忠烈祭祠。走到拱形三孔、绿顶琉璃的祠前,只见正拱门上方镶嵌的一块汉白玉门匾中竖刻着“南岳忠烈祠”五个镏金大字,那种忠贞的氛围不禁使人油然而生。“多少在抗战中不屈不挠、誓死奋战、为国捐躯的一代英勇忠烈之士,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军国主义行径,永远长眠在这里,永远与青山绿水为伴。”站在这里,使人的思绪不自觉地迅速回到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胸涛久久不能平静。忠烈祠位于衡岳香炉峰下,素称“小中山陵”,主要分为祠宇区、墓葬区,祠因墓显,墓依祠建,玉兰飘香,青松滴翠,是为纪念抗日阵亡将士而建,总面积二百三十余亩,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赴国难的象征,全民族所有无涉党派主义殉国先烈们的总神位就设立于此,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整座祠宇为宫殿式建筑,座北朝南,依山势布局,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左右对称,错落有致,排列有序,朴素大方,端庄凝重,祠内的花岗岩石板大道和二百七十六级石磴衔接,将牌坊、“七·七”纪念碑、纪念堂、安亭战役纪念亭、享堂五大部分自下往上组成一体,其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内容之广、震撼之深史无前例。一寸山河一寸血,这里铭刻着中华民族以顽强毅力在抵御侵略、奋勇抗争的艰剧困迫战争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是我国最著名、最早建的抗日战争纪念圣地。
我纵身于忠烈祠中,放眼旷望,但见松柏掩映,绿树成荫,甚觉气势恢宏,典雅壮丽。带着恭虔的心境按中轴线依序徐行,踱着慢步详细观看直指蓝天的五颗炮雕、陈列图文资料的展览室、“血肉磨坊”战役的致敬碑,读懂个中的深刻寓意和丰富内涵,委实增识良多,感染无限,不时沉浸于尊崇钦仰的浓烈气氛里,情念迤渐肃穆起来,思想领受到一番实质的教益和洗礼。最后顺级到达祠宇最高处的享堂内,缓缓前移,认真默阅,看着一座座展现三十七位将领生平传略的静立石碑,看着戴安澜、王甲本、赵登禹、赖传湘、彭士量、谢晋元、刘震东、冯安邦、饶国华等一串串英雄的名字及其事迹,意会他们荡气回肠的豪迈气慨,顿觉心胸澎湃,壮怀激昂,天风海涛激荡于心田,郑作民南宁昆仑关中弹疆场、孙明瑾常德赵家桥血染征衣、惨烈空前之淞沪大会战、四度迎敌的长沙保卫战……那一次次枪口不屈的壮举和一幕幕宁死决战的场面又浮现在眼前。是他们用鲜血捍卫了河山,是他们用躯体抵战了日本帝国的侵略暴行,他们为了救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宝贵生命付与祖国的山河,当山河遭受铁蹄蹂躏之时,他们果敢地拿起枪支置身于烽烟炮火之中,然而当日寇在隆隆枪炮还击下夹尾败退,河山重回民族怀抱,河欢悦、山放歌的时候,他们却没能再展喜庆的笑颜,永远地沉睡了,永远与华夏神圣山川融合为一体。在逐览碑文载述的同时,一个个烈士的遗照深深地吸引了我的视线,他们的衣装陈旧灰土,衣物褪色平淡,质地粗简,观感暗涩,明显透出俭易格调,人物形象朴实无华,当年抗日将士的艰苦生活在穿着上反映得清晰可见,然而服装虽然普通旧式,但我却觉得人像有万道金光散射在我的跟前,熠熠生辉。由此令人衷心感到,抗日时期的那些将士们尽管物质条件贫乏落后、配备需求紧张短缺,但他们不计军用优劣,尽己全能,一心为国,建功立业,甚至献出了自己英年茂盛的生命,那种“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昭示后人。
我因此想起了我的爷爷。爷爷在我父亲三岁那年扛枪“入伍”,用精忠报国之志,以匹夫之责,忧千疮国难,随军北上,浴血苦战。爷爷这一走,就犹如黄河之水自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么昂扬,那么坦荡,永远离我们而去,魂归青山,魄留绿水,站在神殿外远眺四方,我深切地觉得爷爷的忠魂化作了南岳的山峦,化作了衡山的水脉,拔地千尺的香炉峰正是爷爷伟岸的身躯。正当我意绪万千的时候,身旁左侧正门边一位白发苍苍、身形清瘦的老人将我的思维拉出了苦涩的缅怀之中,我凝神注视着他,看见老人的眼里噙满泪水,嘴在喃喃地低声自言自语,看得出他心情非常激动,“难道他是抗日老人?难道他今天是来看望那些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老战友?”我这样问自己,“那两眼饱含的泪水,兴许是一路进来,忠烈祠中的一切物象勾动了他一番番悲楚的经历,触动了那根令人痛楚的神经。”我此般暗思忖。看着他,突然使我想到一个同样清瘦的身影,前十来年辞世的葛振林老英雄,当年他和战友们在狼牙山上出生入死,舍身拼战,将壮士忠勇报国的热血浸入了高耸的岩石,将壮士英勇投崖的无畏情景映入了峻峭的绝壁,将英雄刚烈悲壮的呐喊报与了呼啸的山风。星移斗转,岁月添轮,当年强壮的革命身躯,耄耋看来,已然矮缩痩弱,但在人们的心目中却是那么无比的高大,那么无比的挺拔!
“呜……呜……”此时几声痛哭的声音打断我的心弦,回神一看,只见那老人已在悲情地哭泣,像是在为那些抗战牺牲的将士们哀祭,恰在这时又骤然刮起一阵大风,山林的树叶被吹得“唰……唰……”异响,似乎树木也因凄切伤神而黯然诉祀。不要这样,不要悲恸,不要啊,老人,他们虽然倒下了,但他们永远还“活着”,永远“活”在人们心里头,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与苍山江河同在,永远都浸蚀不了,永远都风化不了。他们的卫国情操永远感召激励新一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人一定会居安思危,牢记国耻,珍惜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经过艰难血战开创而来的新社会,以革命先烈自强不息、保家卫国的高亢精神为旗帜,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同结一心,发扬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奉献精神,在和平时期没有硝烟的战场,以高昂的热情投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去,为祖国的蓬勃富强和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建成和谐、小康社会和美丽国家不懈地拼搏努力,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光荣征程中积极奋进,实干兴邦,无悔付出,全面振兴大中华。
走出忠烈祠,霏雨停歇,霞光弥漫。环视远处的山峰,薄雾飘渺,乳丝袅袅,隐隐的青山,至娇至美,那山,那雾,柔韵若水,金色的夕阳洒满忠烈祠,使它更具灿烂光辉,壮士的英灵在这里融入山脉水络,使之成为一个让人们世代瞩目敬仰的永恒圣地。
啊,忠烈祠,忠魂的祠;啊,忠烈祠,英烈的祠!
(作者:宁远县县委610办公室 何俊霖)
【作者简介】何俊霖,男,湖南省宁远县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从事文学创作多年,先后有《夜宿九疑山》《五里路五里情》《姑婆的油灯》《父亲》《与明月为伴》《村里那棵古樟树》《故乡的水井》《清明得句》《生活的乐趣》《一叶知秋》《繁杂的情缘》《魂断除夕夜》《真挚的爱》《此情绵绵无绝期》《老家的石板路》《梅翠扶贫行》《都是三胎害了我》《红颜似桃红》《来自三峡的低吟》《深秋的思念》《枫叶吟》《如血的歌唱》《字里行间诉衷情》《人生的风景》《晚霞烟云》《微风的蕴意》《为红太阳唱支心中的歌》《风絮的语言》《梦里见到习主席》《缪斯的眼神》《不能说者乃文学》《追问夕阳》《“国之栋梁”风骨存》等近200篇(首)作品发表于《湖南日报》《中国建材报》《人才就业社保信息报》《中国建设报》《参花》《永州日报》《潇湘》《永州新报》《品读永州》《诗导刊》《永州文艺》《艺盟》《零陵文艺》《永州创作》《天下永商》《当代汉诗》《永州通讯》《文学新田》《永州诗词》《登封文学》《枣林》《齐鲁诗歌》《乌苏里江·绿色风》《濂溪》《岳麓红枫网》《三湘综治网》《湖南民生网》《湖南作家网》《贵州作家网》《中国散文网》《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等报刊媒介。收入《永州文学2015—2016年鉴》《2016湖南诗歌年选》等10余本作品专集。报告文学《香飘一缕万人悦》曾荣获“颂歌新时代”全国大型文学作品征评活动特别金奖,散文《家乡的青砖房》入围第一届浩然文学奖。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散文学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