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法官 就要善于直面形形色色的当事人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刘次庄 时间:2017-11-14 15:25:20法官在审理民商事案件过程中,每天面对的对象,除了委托代理人外,最多的就是诉讼当事人。然而当今社会,由于当事人的诉求不同,当事人之间矛盾纠纷不同,各当事人的性格特征不同,在民事诉讼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也就大相径庭。真可谓形形色色,怪相环生。身为人民法官,其天职就是替人释疑解惑,定争止纷。法官的特殊身份、特殊职业注定了必须直面形形色色的诉讼当事人。
一是既懂法又讲理之人。在诉讼当事人中,抑或原告、被告,这种人虽然为数不多,但也确有其人。这类当事人,若为原告,只有合理的诉求;而对于被告方,亦不苛求;若为被告,通过开庭审理,尚知自己错在何处,或者主动接受调解,或者服判息诉,自动履行;如果遇上如此当事人,实乃主审法官之大幸。
二是“通理”不“通气”之人。这类当事人,平素学点法,与人相处也讲道理。在诉讼活动中,由于相对方或许存在过错而气不顺,想不通,硬要对方赔个礼,道个歉,认个错才肯善罢甘休。
三是“通气”不“通理”之人。这类当事人,平素与人相处,心平气和之时,“脑壳可以给人当凳坐”;若心不平气不顺时,便横蛮不讲道理。在诉讼活动中,任凭你主审法官磨嘴皮做工作,他就是不得让步。
四是既不“通理”又不“通气”之人。这类当事人,平素不学法,不懂法,性格孤僻怪异,还没说三句话就脸红脖子粗,一个“死”字常挂在嘴上。在诉讼活动中,张口“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讲法律,他不懂;说道理,他不听,只晓得霸蛮,也就是俗话说“戴着花冈岩头脑去见上帝”之人。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一宗案卷在手,必然会面对原告和被告双方的诉讼当事人。身为主审法官,纠纷要解,是非要分,案件要结。除了直面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外,更重要的是针对上述不同类型的当事人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方法,使诉讼当事人在参与诉讼过程中尽可能知晓法律,理解法官,感知错误,最终接受调解和裁判。比如,对于“通理”不“通气”之人,就要从“气”的方面做文章,千方百计让其消除对抗情绪,心平气和,使之“降火”、“消气”;对于“通气”不“通理”之人,就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思想攻心,法制教育,晓之以理,告之以法,动之以情,使之回到“依法”、“讲理”的理性上来;对于那些既不“通理”又不“通气”之人,也要千方百计想办法,利用其亲朋好友,或者村委会、居委会负责人出面做工作。实践证明,抑或横蛮不讲理之人,也总会有一个或几个平时玩得要好的人,如动员这些人出面做工作,准会“事半功倍”。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双方当事人矛盾十分尖锐、势不两立的案件,在争取基层组织重视,确保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对案件处理以“缓冲”的时间,让“时间”钝化对立情绪,也不失之为上策。
我想,能善于直面形形色色的诉讼当事人,并能针对不同当事人“对症下药”寻找突破口,最终使形态各异的当事人都能接受调解或服判息诉,使每一件民事案件都能快审快结者,才不愧是一名称职的好法官。
单位:邵阳市新邵县人民法院
作者:刘次庄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