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新闻中心>长安时评

让“纸上权利”变“真金白银”

 文章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17-12-26 09:34:04 

  让“纸上权利”变“真金白银”

  ——解读破解执行难的“长沙模式”

  湖南日报记者 何淼玲 于振宇

  通讯员 李性典 向海峰 牛多银

  “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破除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藩篱。”2016年3月,最高法院作出的这一庄严承诺,在长沙法院正成为生动实践。

  近年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锐意探索创新、精准发力,向执行难全面宣战,使当事人的“纸上权利”变成“真金白银”,彰显了司法权威和公信力。

  12月25日,记者走进荣获“全国法院先进集体”称号的长沙中院执行局,近距离感受其执行的力度和温度,解读破解执行难的“长沙模式”。

  既有“霹雳手段”又显“菩萨心肠”,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解决执行难是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的‘民心工程’,长沙两级法院以霹雳手段显示了破解执行难的决心与力度。”长沙中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范登峰语气坚定。

  “我们现在依法强制腾房,请立即打开门锁!”2016年8月5日,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借贷案标的物实施强制执行。该两处房产分别于2014年12月及2015年1月拍卖成交,用以偿还原告1176万元垫付款。被执行人李某某、冯某某却赖在房子里不肯搬走。拍卖人支付130余万元的拍卖款达2年之久,却仍未拿到房子。当天,在省高院执行局的统一协调指挥,长沙市中级法院及岳阳市中级法院共出动30多名执行法官和50多名法警实施强制腾房,并于当天下午顺利交付买受人。

  这是长沙市两级法院开展 “夏日执行风暴”专项行动的一幕。2016年6月,长沙两级法院加强执行力度,采取限高、悬赏、搜查、查封、扣押、拘留、罚款、夜间执行、凌晨执行等强力措施,向拒执行为重拳出击。短短34天,执结积案旧案2281件,执行到位金额6.35亿元。

  2016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执行案件25人,已判决6案7人,移送请求协助查找控制案件519件533人。全市法院司法拘留665人,采取搜查措施422次,对93名失信被执行人予以罚款。

  在长沙,执行也不乏温度和司法柔情。

  在长沙中院干了多年执行工作的法官王力夫介绍,在涉及一对老年夫妇的执行案中,为保证执行公平公正,整个过程中,法警对他们的物品逐一登记在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新闻媒体进行现场监督,长沙市中院微博现场直播。考虑到这对老年夫妇暂时无处可去,执行干警又动用司法救济手段为他们租了半年的过渡房。

  从“大海捞针”到“一网打尽”,信息化建设织出天罗地网

  执行难,第一大难题是查人找物难。

  长沙中院执行局执行三庭副庭长牛多银告诉记者:“在以往的执行模式中,有时有‘大海捞针’的无力感。调查被执行人存款、产权等信息时,需要派人、派车把协助执行通知书交给协助单位,浪费了大量时间,查扣案款也要在不同的单位之间往返奔波。”

  向科技要执行力!

  为了给执行查控工作插上“翅膀”,长沙市两级法院依托“互联网+”技术,积极构建与公安、金融、国土、房管、工商、税务、边检等部门的互联互通,实现对房产、车辆、企业登记、纳税等情况全方位“点对点”查询,进一步挤压“老赖”藏身空间,执行效率大幅提升。

  “系统可以查询14类16项财产信息,基本实现了对主要财产信息的‘一网打尽’。案件从立案庭移交给执行部门,内勤即开始用查控系统进行查询,法官签收案件的当天查询结果已经在系统上显示,可马上据此作出扣划裁定。第二天到银行扣划案款,从收案到结案最短仅仅两天。”牛多银说。

  长期以来,执行力量分散、协调不畅、指挥不力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人民法院。长沙中院依托信息化的执行指挥中心,强化了上下级法院的互联互通,实现与辖区基层法院、湖南高院以及最高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上传下达、异地调度、快速反应以及网络监管、流程管控、执行案款监督、信访督办、工作考评、重大案件统一指挥等功能,做到了执行现场全程留痕、应急指挥远程可视化。

  “报告,黑龙江省三级人民法院及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执行法官已在执行现场就位,请指示!” 2016年9月20日,在湖南、黑龙江两省6家法院的三级联动下,岳麓区法院成功完成一次异地执行扣押。最高法院院长周强运用四级联网执行指挥系统,在最高院亲自参与指挥调度40余名警力现场执行。

  执行当日,执行现场音像通过执行指挥车、单兵作战仪及时传回两地6家法院的执行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综合判断,共同协调、远程指挥。黑龙江高院负责对被执行人厂区内三个进出口进行控制;哈尔滨市中院负责引导释明;岳麓区法院负责送达扣押文书、清查扣押财产;道里区法院负责临时管控扣押车辆。

  由于指挥得当,现场配合紧密,法院最终成功扣押被执行人泵车、搅拌车16台,为申请执行人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

  执行指挥中心运行以来,已成功开展近百场执行清场现场的远程指挥。

  为最大化实现执行当事人利益,长沙市两级法院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2017年以来,长沙市两级法院共进行网络司法拍卖2290件、成交量576件、标的物成交率达90.14%、成交金额14.32亿元、平均溢价率29.84%、为当事人节约佣金3832.79万元。其中,长沙中院进行网络司法拍卖701件,成交125件,成交金额7.31379亿元,标的物成交率96.9%,平均溢价率达30.83%,为当事人节约佣金950.15万元。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构建破解执行难大格局

  2015年1月20日,长沙火车站人来人往,偌大的电子屏幕上赫然出现了一组“老赖”名单和照片,引得不少市民驻足围观。这是长沙两级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公布的信息包括“老赖”的照片、身份证号码、拖欠的金额等。2016年10月,该事件被评为“湖南省最具影响力法治事件”。

  为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长沙两级法院利用报纸、电视、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立体式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将信用惩戒真正落实到位,有效促进被执行人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

  “我们与湖南省通信管理局建立联动长效机制,在全市用定制彩铃、短闪标签、短信提示以及悬赏信息等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联合曝光惩戒,倒逼失信被执行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范登峰介绍。

  2017年7月,天心区法院试点为老赖定制专属彩铃后一周,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17人入围名单中,1人主动履行、1人选择和解、4人主动联系法院协商。

  随着信用惩戒之网日益收紧,老赖们越发感到寸步难行。

  长沙中院联合40余家市直机关单位集体向“老赖”宣战,依法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限制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限制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限制政府采购、招标投标、项目审批等,让失信被执行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一处失信,寸步难行。

  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全市法院对22911名失信被执行人纳入最高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对19892名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对6855名失信被执行人限制出境,2397人主动履行义务,履行金额9616万元。

  2017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执行案件56019件、旧存12966件,执结52790件,执结率近80%,执结标的金额211亿余元。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