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法院:微信暴露高消费 法院慧眼识老赖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彭紫薇 时间:2021-02-02 17:09:48湖南长安网2月2日讯(通讯员 彭紫薇)1月28日,吉首市人民法院通过调取微信支付记录,成功执结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被执行人郑某当场履行执行款2万元,缴纳逃避执行罚金1千元,并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承诺定期偿清全部债务。

2018年,郑某以衔接项目为由陆续向申请执行人向某借款43万余元。还款期限届满后郑某不予还款,向某提起诉讼。2020年10月法院判决生效后,郑某依然未予履行,原告向某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申请。
在案件执行阶段,被执行人郑某以无履行能力、需要时间筹钱等理由多次拖延执行。为彻底查明被执人财产状况,执行干警启用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经查询,郑某微信、支付宝等网络账户近期使用频繁,且存在多笔高消费的情况,仅1月份的微信资金流水就高达6万多元。查明该情况后,执行干警连夜突击,将被执行人郑某传唤到了法院,亮出了郑某的微信账单流水。
面对如山铁证,一向油嘴滑舌的郑某顿时沉默了下来。执行干警郑重告知,根据郑某的网上消费记录,可判定其具有一定履行能力,若其仍然拒不履行生效判决,面临的将是更为严厉的法律制裁。经历了四、五个小时的执行工作,当晚10点,郑某终于认识到了逃避执行的法律风险,当场履行执行款项2万元,并承诺在6个月内还偿清全部债务。
近年来,吉首市人民法院紧跟网络支付形势,积极拓宽财产查控的“天罗地网”,利用网络查控全方位调取被执行人线上财产状况。2020年以来,吉首法院共实施被执行人财产网上查控2779次,通过查询微信、支付宝等网上交易记录、冻结网络账户等多种措施,成功执结案件 2126件,执行到位标的额 3.09亿元。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