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天天读】“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文章来源:新华社 作者: 时间:2021-07-02 17:18:51立己达人,兼济天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始终如一。
1936年,中国共产党首次邀请外国记者到陕北采访。
1937年10月,《红星照耀中国》在伦敦出版。更多中外友人踏上了前往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旅程,他们从中看到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是什么样的人。
东非大裂谷,恶劣的自然条件阻断了交通。20世纪70年代,中国援建的坦赞铁路穿梭其中,为坦桑尼亚和赞比亚人民的和平发展铺平了道路。
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市西郊的中国专家公墓,六十余位因援助坦桑尼亚国家建设而殉职的中国专家、技术工人,长眠在这里。
义利相兼、以义为先的正确义利观,推动中非合作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中国蓝盔”,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从1990年4月起,中国已派出维和部队超过4万人次,出兵人数位列5个常任理事国之首。
16名中国维和军人不幸牺牲。
多年来,中国持续推进世界减贫事业,倡导构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它超越意识形态、民族国家和政党,蕴含着深深的天下大同的情怀。
从援非医疗队到“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一带一路·光明行”到中国维和部队在任务区展开义诊,一代代中国医护人员用心血乃至生命,让人道主义精神熠熠生辉。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再次表明,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中国不但通过采取严格防控举措,为全球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注入了信心,更积极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守护全人类生命安全、维护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福祉。
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一带一路”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助力各国抗击疫情、保障民生,也有力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为全球经济运转提供重要支撑。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正与各国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播下和合共生的种子,收获共赢共享的未来。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