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平安湖南>专项工作

怀化靖州:探索实践“亲情网格”助力提升农村治理效能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贺晓瑜 时间:2021-09-30 17:22:05 

湖南长安网9月30日讯(通讯员 )2021年来,靖州县积极推广完善“溆浦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探索实践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模式,通过推广“亲情网格”网格化管理,把网格包片转变为亲情包户、行政管理转变为亲情服务、有形网格转变为有效网格。今年来,36个示范村通过“亲情网格”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15起,化解411起,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307起,推动解决各类民生事项891件,网格化管理效能明显提升。

唤醒亲情“带动力”,变网格包片为亲情包户

充分挖掘农村亲戚、宗族、邻里等关系联系较紧密的优势,坚持以亲情为纽带,把网格建在亲情上,以亲情带动网格化治理。

网格员认领亲情联系户。按照“网格化管理,亲情式服务”和“小而精”的原则,由驻村领导干部、村支两委成员、村组党员干部、当地贤达人士等担任网格员,在前期摸底的基础上,按照自愿认领原则,把自己关系比较密切、能够做通工作的村民以户为单位认领进自己网格,组建“亲情网格”,每位网格员联系亲属好友10-30户不等。目前,已在36个示范村组建“亲情网格”792个,覆盖党员群众70000余人。

“寨佬”、“款师”承包“重点户”。“亲情网格”创建中,对无人认领的户,特别是社会闲散人员、信访重点人员等社会治理“重点户”,由当地威望高的苗侗村寨“寨佬”、苗侗款约“款师”等进行认领组建网格。“寨佬”“款师”利用当地的苗侗款约约束管理这类人员,效果很好。

乡镇和村支两委做实考核评比。对网格员履职,以考核促动,强化责任落实。将“亲情网格”工作纳入乡镇平安建设重要内容进行年度考核。加强检查力度,强化考核推动,每季度晒一晒网格员“成绩单”,每半年检查一次并通报情况,年终正式考核评比,对成绩优秀的予以奖励,不合格的及时调整。

激活亲情“亲和力”,变行政管理为亲情服务

以“亲情”为润滑剂,通过面对面宣传、点对点服务、线上线下联线互动,干群关系更融洽,基层治理凝聚力增强。

点对点宣传。网格员发挥亲情“朋友圈”优势,在网格内点对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积极开展平安创建,引导村民实现村民自治。如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宣传工作,开始群众顾虑较多,通过亲情网格员的以身示范和宣传讲解,群众打开了心理包袱,疫苗接种工作顺利进行。

一对一服务。一对一做好网格内村民的低保、救助、老龄、就业和卫生计生等服务工作,做好与网格村民之间的信息沟通、情况通报,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向上反映村民的诉求和愿望。

线上线下互动。每个“亲情网格”均建立一个微信服务群,每户进群,做到网格全覆盖。对36个示范村每名“亲情网格员”均配备一台手机,流量话费包干,安装网格管理APP,通过“手指科技”落实社情民意全掌握、矛盾纠纷全调处、为民服务全方位的职责。

发挥亲情“影响力”,变有形网格为有效网格

在实践中,网格员用亲情回馈网格,用自己在“朋友圈”的影响力主动服务网格村民,做到了“想办事”“会办事”“办成事”,社会治理效能提升。

亲情让网格员“想办事”。做好网格内服务管理,不但是网格员的工作职责,也是尽到亲朋好友的责任,网格员主动履职积极性提升。特别是矛盾纠纷纳入“亲情网格”管理,第一时间有人发现、第一时间有人调处,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如文溪乡村民梁某某与同村人员李某十几年矛盾纠纷,长期调解均不成功,矛盾日积月累更深。实行“亲情网格”管理后,双方亲情网格员蒙昌先、陶国平主动揽责,组织双方再次调解,各自做好联系户思想工作,一次性促成了这起十多年的矛盾纠纷得己圆满化解。

苗侗款约让网格员“会办事”。为避免网格员在服务管理中违规优亲厚友,邀请靖州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歌鼟国家级传承人龙景平等一批“款师”为各村量身定制苗侗款约,为农村网格化管理制定好规矩。如藕团乡老里村一龙姓“瘾君子”,是村里的老大难,通过“亲情网格”寨老“请款”、款师“讲款”,利用村里的苗侗款约落实管理措施,解决了长期难以管理的难题。

三级例会制度让网格员能“办成事”。制定了《关于建立乡镇例会制度的通知》(靖办〔2021〕17号),完善三级例会制度,让小小网格员也能为民办成大事情。每周召开由乡镇驻村领导、村支“两委”、亲情网格员等参加的村周例会,第一时间汇总网格员收集的各类问题,第一时间会商解决办法,重点问题汇总上报乡镇解决。乡镇无法解决的上报县委、县政府,形成简报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阅示,高位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和办理。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