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智能政法

益阳会龙山街道:深化四网融合 畅享惠民生活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刘要耀 姚灿 时间:2022-06-08 17:28:01 

湖南长安网6月6日讯(通讯员 刘要耀姚灿)会龙山街道地处益阳市赫山区城乡结合部,原属老工业基地,分布改制企业上百家,下岗职工多,弃管小区多,历史遗留问题多,老龄化问题突出。近年来,该街道乘着全市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东风,紧扣城乡社会结构及群众服务需求之变,着眼“党建引领+”结合文章,强化一网“连心、通办、统管、兴业”,有效推动基层党建与服务群众、社会治理、乡村振兴互融互促,让群众共享畅享惠民生活。

深化一网连心,夯实党建之基

推进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倾,深化“学党史、两重温”“为党徽增辉、为党旗添彩”等活动,使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汇聚在网格,引领广大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推动党的组织联在网格,变“最后一米”为“最畅一米”。打破以往网格管理乱象,组织13个村(社区)按照“尊重历史、因地制宜、方便管理、全域覆盖”原则,重设72个网格,通过在城区健全“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在农村压实“街道党工委主体—党总支书记属地管理—网格长包片—网格员包组—党员包户”五级责任,同步落实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工作,确保网格覆盖到位、工作落实到位。推动工作重心稳在网格,变“群众上门”为“干部下沉”。推进“接地气、去官气、传正气、转作风、惠民利”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完善联点单位进社区、在职党员进小区机制,力促12支市区联点单位直接下沉网格,开展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148次,举办文明实践活动86次,认领微心愿405个,解决急难愁盼问题58个。健全辖区单位干部定期访民情、解民忧机制,提供政策咨询964次,收集协调解决群众诉求790余件,让小事不出网格。

推动资源力量聚在网格,变“条块铺陈”为“吹哨报到”。强化市、区、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以市区联点结对帮扶单位、街道机关志愿者、各支部党员为先锋,引领河(湖)长、林长、田长、山长、楼栋长、文体卫生员、治安巡逻员一起加入,集中治理脏乱差等问题,改造老旧小区12个,除险加固大堤18.7公里,辖区人居环境悄然蝶变,“益山益水·益美益阳”全域绽放。

深化一网通办,提升服务之效

强化智慧赋能,再造办事流程,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促进“放管服”改革落地见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完善一门式服务,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将67项服务事项纳入村(社区)平台、119项纳入街道平台,完善窗口功能及弹性排班、错时值班,方便群众办事。紧扣政务服务权限清单,结合党群工作,制发村(居)民办事指南、流程图,让群众一目了然,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其中居民低保、残疾人办证、村民建房等实现上门服务。

完善一站式办理,让群众随地就近办。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群服务站、红网格议事厅和村民聚集地,打造集党务、政务、村务、商务、公共文化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枢纽,完善三级服务平台、六大功能模块,选优配强35岁以下村级便民服务员22名,为居民办领生育证、营业执照等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步利用窗口、电话、微信,为网格内行动不便、居住外地的群众提供代办服务。红星社区利用“党建+社会救助”平台,分析研判老弱病残群体现状,变“群众申请助”为“社区主动助”。完善一键式呼叫,让群众随时有人帮。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机制建设,依托网格微信群、政务服务监督微信群及“网小格”微信小程序,联系服务群众达12400余户。同步配备群主、巡群员,完善“受理—交办—反馈—评价”全链条办事流程,闭环处置群众各种诉求问题,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增进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

深化一网统管,创新社会之治

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完善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机制,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合力,推动各类矛盾风险排查化解。强化内生驱动,激发“三自”热情。狠抓以学促干,树立旗帜标杆,推进广大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南站社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者段意花等金牌宣讲员以网格为阵地,融入个人体会,让听众更直观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河坪村第二网格村民学先进、争先进,踊跃捐款20万余元建设“美丽屋场”。红星社区第四网格通过组织入户调查、召开民主评议会,帮助社区追回被无偿占用11年的集体房屋6套,挽损50万元。强化示范带动,涌动“四红”热潮。推动人人齐参与、处处见榜样,通过扬起红旗帜、吹起红哨子、戴起红袖章、穿起红马甲,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基层治理服务。龙山港社区“110”治安巡逻队,风雨无阻坚持7年夜间喊话,成为群众“入眠曲”;文艺宣传队结合学习贯彻《益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工作,在自编自导自演中,将精神文明建设内容送入千家万户。强化全员联动,诠释“五民”热心。强化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注重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办、民事民评,使群众从“看客”变身“当家人”。比如,网格内发生了什么事,工作怎么开展、谁来做事、做得好不好?群众说了算。通过意见收集栏、板凳会等形式,鼓励群众大胆“说事”;涉及网格大情小事,及时摊开说透,方便群众公平“议事”;针对网格即将开展的中心重点工作,邀请居民代表召开恳谈会,支持群众参与“理事”;采取村社牵头、网格自治、部门协助机制,带领群众齐心“办事”;及时开展述职评议,邀请群众“评事”,检验实效。

深化一网兴业,引领发展之路

大力盘活村级集体经济、激活社区商业经济,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推进共同富裕。突出“以老带新”,促成百业兴盛。狠抓“退二进三”,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铁腕关停污染企业,加快转产转业,推动发展转型,打造“一网格一产业”。南站社区第七网格桥南商圈团结凝聚商户1000余户,通过共同维护营商环境,推动零售商贸回温。

仙蜂岭村第二网格将外流花木商户“各自为营”转为“集中共建”本地花木交易市场,自主招商300余万元。龙山港红色教育游、红星—志溪河老工业厂区怀旧游、仑塘—永乐美丽乡村游等火热兴起,拓展“两山”转化通道。突出“以大带小”,促推共同富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善“农户+合作社+企业”产销链,实现先富带后富、大户带小户、小户带村民。大河坪村以村集体形式成立村经济合作社,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引入企业生产、聘请村民劳作等方式,不仅让村民拿上“双薪”,也促成村集体增收8万元。水竹凉席传统手工艺匠人谭冬明,通过传授技艺,带领上百人致富,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仙蜂岭村依托传统花木种植技术,激活“仙蜂岭杨梅”“花乡农家乐”品牌,走出“树树生金、业业兴旺”的发展新路。突出“以城带乡”,促进融合发展。强化交通同网先行,扎实保障益阳大道西延线、资江风貌带、G234国道和青龙洲大桥的建设畅通,将以志溪河为界的城乡片区、以资江为界的赫山片区与资阳片区连为一体,盘活了土地,撬动了增值。强化产品同销跟进,依托益农服务平台,完善物流快递农村点位,引导农村电商、网络直播发展,畅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上行”双向渠道,大大开拓了黄泥湖萝卜、大河坪稻米、仙蜂岭花木等“一村一品”市场,激活了消费,拉动了内需。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