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法治湖南>以案说法

用电子数据还原案件真相

 文章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张吟丰 徐高    时间:2022-11-29 15:57:38 

检察官在讨论案情

架设GOIP设备为诈骗平台人员拨打诈骗电话提供信号源,以为能瞒天过海,用“零口供”逃避法律的制裁。曾某的如意算盘被检察官打破,近日,由湖南省湘潭市岳塘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曾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一审宣判,被告人曾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零口供,检察官遇上了“硬茬子”

今年2月18日,正准备开车外出的曾某被警方抓获,其私家车里的GOIP设备、电话卡、无线路由器和移动电源被一并查获。

公安机关查明,2月,曾某将GOIP群呼设备架设在私家车后备箱内,连接移动电源及路由器,将电话卡插入GOIP设备卡槽中,随后驾车到湘潭、邵阳、长沙等地,目的是为他人提供互联网接入以及通信传输。此举导致多名被害人被诈骗。

“这个GOIP设备我没有使用过”“没有用路由器连接过这个设备”“我不知道这个设备有什么用途,我只是收过来想转手卖钱”……到案后的曾某拒不交代其犯罪事实和前科,试图逃避法律制裁。

针对犯罪嫌疑人拒不认罪的情况,如何有力补强证据链条,查明事实,伸张正义?在审查逮捕阶段,检察机关积极引导侦查,将侦查方向、取证标准及时传导给侦查机关。

通过调取其后台相关数据,检察官发现,曾某一直持有的路由器设备与其持有的GOIP设备之间有连接记录,从而可以证明曾某使用过这台设备。公安机关向案涉GOIP设备的生产商调查取证,了解了GOIP设备的原理功能、设备信息,证实了该GOIP设备可实现网关和电话卡异地分离,网关可以放在移动信号覆盖区域,卡池可布置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

“曾经流行的利用伪基站发送诈骗短信、利用嗅探设备非法获取手机号码和验证码实施诈骗的手段,随着防范技术的升级,使用范围已经逐步缩小。目前,利用GOIP设备协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分子最常用的作案手段。”检察官向记者介绍,GOIP是虚拟拨号设备,一台GOIP设备可以有数十个手机卡槽,相当于可以将数十部手机集合为一,且具有支持群发短信、机卡分离、远程控制等功能,它能从异地任意切换手机号码拨打被害人电话,通过远程操控拨号实现“人机分离”,逃避公安机关打击。

引导侦查,进行外围取证

雁过必留痕,岳塘区检察院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在充分听取侦查人员对该案案情和现有证据介绍的基础上,对侦查机关的重点侦查方向提出建议,决定以“零口供”案件的标准,围绕以审判为中心进行扎实的外围取证,以证据“围城”,攻破这起案件。

通过DNA数据库查询,发现曾某此前还有个身份,2019年10月才被依法注销。而这个身份信息曾在2016年因架设伪基站设备的行为构成诈骗罪被法院判过刑。

“我们认为,有类似案件前科的情况下,结合调取的曾某手机聊天记录等证据,足以说明曾某对于案涉GOIP设备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提供通信传输的用途属于明知,这也击破了曾某称不知道GOIP设备用途的谎言。”承办检察官表示,从犯罪主观上可以推断曾某应当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仍为他人提供互联网接入、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且仍不悔改,属于情节严重。

在审查案卷材料时,检察官一一核实作案号码、通话基站位置以及车辆行驶轨迹等信息,认为现有证据可以证实被害人被诈骗时是曾某提供的信号源。3月25日,岳塘区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曾某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批准逮捕。

为了进一步补强证据,办案检察官列出详细的补充侦查提纲,从调取驾驶车辆经过卡口照片佐证轨迹、拨号时的经纬度等方面提出详尽指引,积极引导侦查。

间接证据依然可还原真相

“我们通过梳理涉案诈骗号码的通话详单、路由器终端基站轨迹图、诈骗号码的基站位置信息,发现涉案的诈骗号码给被害人拨打电话时的经纬度,与同一时间曾某持有的路由器所处基站位置一致。”检察官介绍,而诈骗号码拨打电话时的己方机身码,与曾某持有的GOIP设备的IMEI完全一致,被害人接到的电话都是通过曾某持有的GOIP设备连接路由器后拨出。那么,怎么断定设备一直是由曾某持有并使用呢?

曾某供述、证人证言以及车辆经过卡口照片、通行记录等证据可以证明,该车辆在2月7日后一直由曾某使用,其间其曾驾车到益阳、湘潭、长沙等地。

曾某驾驶车辆的时空轨迹信息也与前述设备运动轨迹相互印证,事实信息间的关联性显而易见,形成了环环相扣的证据锁链,将曾某之前所说的谎言一一击破。最终,检察官得出曾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仍为其犯罪提供通信传输等技术支持的结论,其行为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前提下,7月1日,岳塘区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曾某提起公诉。日前,法院经审理认为,该案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搜查笔录、电子数据等证据可以相互印证,证据链完整有效,采纳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作出上述判决。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