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例!开发商侵犯购房人个人信息案判了
文章来源:株洲晚报 作者:贺天鸿 刘新文 向棋麟 时间:2022-12-15 15:05:40近日,株洲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宣判一起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件,该案是全省首例房地产开发商侵犯购房人个人信息案。法院判处被告株洲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赔偿原告陈某经济损失2000元,并在《株洲日报》上刊登公告向陈某公开赔礼道歉。
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该法院还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送达了司法建议函,建议其结合日常服务管理职能,督促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切实保护客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杜绝购房人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无序滥用等现象。
业主不堪推销电话骚扰,将开发商告上法院
2018年8月20日,上诉人(原审原告)陈某与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地产公司)网签《商品房买卖合同(预售)》,并提供了自己的电话等信息。2020年12月31日交房后,陈某陆续接到各种装饰、装修商家的推销电话,上述装饰、装修商家对陈某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购买栋号、楼层、房号、是否装修都非常清楚。陈某不堪电话骚扰,将地产公司起诉至法院。一审宣判后,陈某不服判决,又上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
市中院审理后认为,陈某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导致收到大量推销电话,对其生活和精神造成了困扰和损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应予以保护。陈某提供的电话录音证据证明其个人购房信息系本案被上诉人泄露给装饰、装修公司,地产公司作为个人购房信息的收集者、管理者和处理者,有义务保护客户个人信息。最终,市中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录音证据成为了维权的关键
“陈某提交了10余份推销电话的录音证据,其中有3份证据直接或间接将信息泄露的源头指向地产公司。”本案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本案虽然可以排除地产公司故意售卖客户个人信息的可能性,但地产公司无法针对陈某提出的证据自证清白,且地产公司承认存在其售楼部销售人员泄露信息的可能。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随着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购房人个人信息的安全面临着过度采集、无序滥用等问题。个人信息属于隐私权的一种,系人格权保护的范畴。《民法典》编纂时将人格权独立成篇加以规定,正是为了充分发挥保护人格权的作用,2021年,国家又颁布实施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作出了更加具体的规定。
本案作为全省首个房地产开发商侵犯购房人个人信息的判例,有利于加强公民和全社会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通过规范房地产行业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收集、管理等行为,推动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落到实处。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