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平安湖南>平安创建

怀化通道县:携手共筑省际平安边界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通道县委政法委 时间:2023-08-02 14:47:42 

湖南长安网8月02日讯 通道侗族自治县地处湘、桂、黔三省交界处,省际边界线200.4公里,共有7个乡镇32个村与外省接壤。近年来,通道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边界区域治理模式,促进了经济融合发展、社会和谐安定,连续7年获评全省平安县,连续2年成功创建全省信访工作“三无”县。

推进支部联建,夯实边界治理。搭建联建平台。探索“党建+边界治理”体系,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及贵州黎平县签订了《桂湘黔“三省(区)四县”党建联盟促边界治理合作框架协议》《桂湘黔“三省(区)四县”边界乡镇党建联建共建协议》,建立多方联合、多级联动、多力联发的党建联盟合作机制,防范边界纠纷隐患,促进边界安全稳定。规范联建程序。按照接边地区村支部提出申请,双边乡镇党委审批,县市区组织部门备案的流程成立边界联合党支部,已建成边界联合党支部6个。建立常态化议事协商交流、联谊互访等工作机制,制定接边村支部书记轮流担任联合党支部书记的轮值制度,召开党建联席会、座谈会、交流会等100余次。完善服务功能。设立联合党群服务中心,搭建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充分整合乡村物流、电商销售、就业帮扶等方面资源,实现群众事跨省办、就近办,破除“区域限制”。2020年以来,建设联合电商物流驿站27个,帮助接边地区群众实现跨区域就近就业12000余人次。

推进平安联保,共铸边界安全。坚持纠纷联调。建立以县乡村三级调解组织为载体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工作机制,成立接边地区联合调解委员会,开设接边村寨鼓楼法庭、鼓楼调解室,健全群众诉求“四个一”(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张网共治、一揽子解决)机制,由纠纷发生地牵头共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法治宣传等工作,成立调解各类跨省矛盾纠纷60余件。坚持治安联防。建立“互联网+群防群治”机制,发动接边地区村寨的党员、民兵、村民代表组建联合巡逻队,联合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治安隐患、矛盾纠纷、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等问题隐患排查整治。组建“志愿巡防”小分队162个,开展各类联合排查行动187次,消除火灾隐患40余处。坚持网格联保。实行“乡镇主要领导、联村领导、村干部、网格长、微网格员”五级网格管理,组建跨省联保“微网格”183个,每名微网格员联系20户群众,深入推进警源实治、诉源精治、访源善治“三源共治”,将村寨空巢老人、孤儿与留守儿童“早敲门、晚问候”叫醒服务融入网格联保,实现遇事有人管、遇难有人帮、遇惑有人解。协调处理百姓难办事1052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推进文明联创,促进边界和谐。深化款约共守。充分发挥“侗族款约”自治效力,以“款约”作为规范约束村民日常行为举止的有效载体,将家风孝道、道德规范、文明联创等内容融入款词,共同编写款词20余首。利用重大节日和民族活动开展常态化“讲款”,推动文明和谐乡风落地生根。深化文化共兴。建立三省“民族和谐文化圈”,以侗戏、芦笙、多耶、侗族大歌、琵琶歌等优秀民族文化项目为载体,开展三省(区)周边村屯各族群众民族团结进步“百姓宣讲”和民间文化交流,形成大戊梁歌会、“六月六”、侗年节等特色民族节会品牌。深化示范共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土化、本土化为主线,共同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进乡村、进边界。接边乡镇党委政府每月组织开展接边村寨卫生评比等擂台赛,推动三省文明互评互比、互学互鉴,涌现出寨什、通坪等新时代边界文明村寨。

推进产业联盟,加快边界振兴。合力改善产地环境。以边界联合党支部为引领,充分整合资源,积极争取双边政策支持,开公路、修水渠,特别是争取对坪坦-林溪等数条省际公路进行全面改造,打通了边界地带农产品出山的“最先一公里”。合力推动产业发展。采取“联合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由边界村党支部、合作社成立产业联盟,直接对接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方面供给与需求,实现上中下游全链条无缝对接。合力共促产销对接。建立边界产业发展会商交流机制,由边界乡镇党委政府牵头,每年就茶叶、茶油等边界同类优势特色产业开展会商交流,积极搭建邻边商圈平台,形成“边界茶市”“边界药市”,每年销往广西茶叶达700余万斤,带动与省际接壤的7个乡镇32个村2500余户人均增收1.3万元。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