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平安湖南>平安创建

怀化中方县司法局弹奏“三步曲”  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效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刘清龙 时间:2023-09-21 11:06:32 

湖南长安网9月19日讯(通讯员 刘清龙)“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社区矫正行为规范教育,今年以来,大家认真遵守社区矫正各项监管规定,遵规守纪,也有通过捐款捐物、献血和参加志愿服务等实际行动修复社会关系……”这是中方县司法局社区矫正集中教育学习的场景,而这些社区矫正对象在到司法所报到之初,有的情绪低落,有的桀骜不驯……如何将这些曾经误入歧途的特殊人群监管教育好,中方县司法局弹奏“三步曲”,摸索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监管教育模式。

健全制度,规范社区矫正工作

“回家以后你一定要听家里人的话,好好学习,每个月单独到司法所接受教育……”中方县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正耐心的与一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进行交谈。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该县完善社区矫正对象入矫制度,对每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入矫宣告并发放宣告书,制定矫正方案,进行思想教育,做好首次谈话记录。同时,结合《湖南省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管理办法》,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建立一人三档社区矫正对象档案卷宗,组织部分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社区矫正案卷评查,督促司法所及时、规范完善相关资料,保证社区矫正对象的档案资料完整准确。深入走访,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对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进行全面的入户走访,详细掌握矫正对象的生产生活情况,宣传国家帮扶政策,引导他们正常融入社会生活。在国庆、春节、全国“两会”等节假日及敏感节点开展隐患排查,特别是对感情有矛盾、经济有纠纷、就业无门路、身体有重病、性格较怪异的六类重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排查,主动预见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风险点,做到早发现,早排除,确保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安全稳定。同时,对社区矫正对象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如有突发情况应随时报告,全力维护社会大局整体稳定。

法治同行,不断强化法治教育

“我犯罪的主要原因就是不懂法,现在能有这个机会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我非常感恩,并将认真学习积极向身边亲人宣传法律知识,避免步我后尘。”一矫正对象在日常学习笔记本中写道。

该县积极探索“矫正+普法”模式,筑牢社区矫正安全防线。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线上与线下的形式,以案说法、将理论化、规范化的法律条文与日常生活中的案例相融合,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提升社区矫正对象的法治意识,引导其遇事依法解决,避免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通过微信群、社区矫正教育学习平台,不定期向社区矫正对象发送相关政策、典型案例、法律法规,方便社区矫正对象学法。

“叔叔,这是普法宣传手册你看看,里面的法律知识通俗易懂,可以学习到很多法律常识。”为激发社区矫正对象社会责任感,鼓励其树立信心,积极融入社会,该县司法局采取志愿服务方式,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参与普法实践活动,发放法律知识宣传册,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让“被动法治教育”转化成“主动宣传法治”,提升矫正对象社会价值感、获得感。今年来,该县共开展此类普法宣传活动6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200余人次,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营造了浓厚的学法普法氛围。同时,结合矫正对象犯罪情况,开展警示教育。“朋友找我借银行卡,我也犹豫过,但一张卡可以得到500元,我就把卡借给了他,还喊我身边的朋友一起加入,害了自己也害了身边的朋友,我十分懊悔。”警示教育现场,4名社区矫正对象围绕违法经历和改造感悟现身说法,讲述犯罪后对自身和家庭带来的各种影响,告诫大家引以为戒,不要触碰法律底线。2023年,全县共开展社区矫正对象现身说法3次,300余人受教育,社会效果进一步凸显。

把脉问诊,落实教导帮扶良方”

对新报到的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入矫谈话,把握其性格特点;报到时统一进行心理测试,了解其心理动态;入矫后实地走访,熟悉其生活环境。通过“问、闻、测”,全面掌握矫正对象的犯罪原因,有针对性地成立矫正小组,制定相应矫正方案。依托“智慧矫正”系统形成全息档案,对异常心理和再犯风险高人员主动预警,生成下一步干预建议,稳定其情绪,疏通其心理问题;对家庭、个人发生重大变故的对象,以谈心的方法,通过双向交流及适当的人文关怀,促使其平稳心态、恢复信心,从重大变故中坚强起来。

在日常监管教育中,工作人员定期走访社区矫正对象家庭,全方位了解其工作、生活、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开展就业培训、指导,联合人社局适时推送与其特长匹配的就业信息,鼓励有创业想法的人员自主创业。针对家庭困难的社区矫正对象,定期开展帮扶慰问,落实介绍工作、技能培训等帮扶措施,使社区矫正对象有稳定的生活来源,避免其因生活难继而滑向犯罪的深渊,社区矫正工作形成“思想有人引、心理有人导、困难有人帮”的教育帮扶良好格局。近年来,该局依托“为了花朵的微笑”“海豚计划”等活动,开展困难服刑人员家庭未成年子女帮扶救助,共帮扶救助对象12人次,发放救助款人民币24000余元,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