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法融合”破解社区矫正“软弱散”难题 ——怀化洪江市构建村(社区)辅警协助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黄锜 时间:2023-09-22 14:51:34湖南长安网9月21日讯(通讯员 黄锜)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对象监管教育工作,切实提升社区矫正工作质效,确保社区矫正刑事执行工作有效运行。今年来,洪江市司法局积极探索社区矫正用警机制,着力推进“警法融合”,切实解决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中存在的执法监管和人员不足等难题,推动社区矫正各项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优化力量配置,发挥“纽带”作用。洪江市月平均在册社区矫正对象为110人左右,在册五年内安置帮教对象人数为1568人,全市20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有安置帮教对象100人左右,且社区矫正对象家庭住址较为分散。洪江市将“一村一辅警”工程纳入基层社会治理大局,发挥组合优势,形成“司警”联动,利用辅警对村(社区)“人熟、地熟、情况熟”和公安工作经验、身份等优势,配合社区矫正执法人员开展社区矫正适用前调查评估、月度走访、电子巡查、监管教育以及刑满释放人员的必接必送、后续照管人员回访帮教等工作,对社区矫正对象形成心理威慑,强化接受矫正教育的纪律意识和心理自觉,通过“警法联动”构建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辅警参与率达100%,进一步筑牢维护安全稳定的坚固屏障。
推动责任落实,发挥“前哨”作用。将全市各村(社区)辅警作为各村(社区)协助社区矫正的联络员协助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对象等特殊人群的管理。一是“警法融合”聚监管合力,共同织密社区矫正监管网。辅警日常走访入户线索多、掌握社情民意,对各村(社区)人文地理环境熟悉,通过及时反映社区矫正对象遵纪守法、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等情况,便于基层司法工作人员更全面掌握社区矫正对象的行踪和思想动态,在信息收集、情况分析、风险研判方面更精准及时,真正实现“掌握已知+预判未知”,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精准管理+教育帮助”全覆盖。如:今年6月,村辅警与司法员在走访过程中发现了岩垅乡一名蒋姓社矫对象黄桃滞销问题,及时将该问题反馈给司法局,为该社矫对象及时联系到长沙红星批发市场,为其打通售卖黄桃的渠道,解决其生产问题;另一方面,对发现社区矫正对象有违法犯罪或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置,如安江的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某利用信息化核查的时间差外出前中方县等地,帮助他人讨债,村辅警在走访过程中及时发现该情况并反馈给司法所,该对象目前因严重违反监管规定被公安逮捕。二是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切实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质量。今年以来,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85人,未发生社区矫正对象脱管失控、重大刑事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负面舆情事件。同时,充分利用“天网”工程,加强农村重点人员和重点部位的有效防控,最大限度压降可防性案件。市司法局与市公安局畅通经费保障渠道,保障辅警收入待遇水平,稳定警辅工作队伍。
健全工作机制,发挥“帮手”作用。社区矫正工作改革创新的有益探索,有利于落实刑事执行任务、预防和减少再犯罪、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改造质量,更是进一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促进平安洪江建设的重要举措。目前,洪江市218个村(社区)218名辅警协助参与社区矫正工作,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和信息化联动机制。除去每天两次信息化核查能了解到社矫对象的实时位置以外,还通过让社区矫正对象到村(社区)辅警处进行日常报道、汇报等措施,了解掌握社矫对象的实时位置,最大限度压降可防性案件,筑牢安全底线。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和辅警基本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规范辅警人员日常工作纪律,建立常治长效管理制度,将辅警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纳入综合考评范围,市司法局和市公安局结合实绩表现,实行“月评估、季考核”动态管理,对连续两次考核不合格人员进行谈心谈话并岗位调整,年度考核结果与绩效奖金挂钩,有效实现考核的激励导向,实现多角度、全方位、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