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陵马家村:“三源”共治助力乡村振兴
文章来源:红网怀化站 作者:邵胜强 覃振华 瞿云 时间:2023-03-13 14:00:50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邵胜强 覃振华 瞿云 沅陵报道
基层治理是国家现代治理的基石。乡村作为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能否实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有效是保障。2021年5月以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进驻沅陵县麻溪铺镇马家村,在沅陵县平安办的指导下以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为小切口,努力书写现代基层治理“大文章”,努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党建引领,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级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旗帜和方向。马家村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依靠党心凝聚民心,依靠党风促进民风,培养乡村振兴“领头雁”,锤炼基层党员队伍,着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带领党员守初心、担使命办实事。全面推行“党建+微网格”管理模式,开展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五个到户”工作,加强防返贫监测与帮扶。驻村工作队员、镇联村干部、村支“两委”、在家党员联合组建专班,每人联系15至20户村民,扎实开展大走访、大摸排、大化解专项行动,进村入户实地走访,摸清村情民意,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宣讲法律政策,协调解决村民实际困难。马家村加强党员后备力量,着力培养一批懂法律、有技术、会管理的党员生产能手、治理能手,营造“家乡建设有我”的良好氛围。
警源实治,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加强与麻溪铺镇派出所无缝对接,建立村辅警与网格员联动机制,基层派出所受理的非警务警情和民事纠纷方面的警情及时分流到村居处置,严防矛盾纠纷转化为警情,坚决杜绝民转刑案件发生。马家村联合麻溪铺镇司法所,联合打造“全天候24小时不打烊”的调解工作室,打破警源治理时间限制,有限发挥警调衔接优势。该机制实施以来工作室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及时率明显提升,有效警情明显下降。
访源精治,全力化解信访纠纷
为切实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沅陵县依托县乡村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构建了“资源大整合、数据大运用、部门大联动”的多调联动调解模式,建立了群众诉求“一平台受理、一站式服务、一张网共治、一揽子解决”的全链条受办机制。马家村依托群众诉求受理平台,全面提高“访调对接”工作成效。牢固树立诉求解决导向,确保大问题在村里解决,小问题在村组内解决,微问题在网格解决,矛盾尽可能不上交。针对上级交办的信访问题,明确“3天见面、5天调查、7天反馈、30天办结”硬要求,群众合理诉求实现“件件回应、桩桩化解”。
诉源善治,高效化解诉讼纠纷
为让更多纠纷止步于诉前,沅陵县马家村不断推进“诉前引调”,探索建立诉前化解与非诉纠纷调处指导站。与北京市康达(长沙)律师事务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法律专业顾问团队,开展普法宣传,化解矛盾纠纷,尤其是涉诉纠纷,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为村民法律文书把关,为产业发展、经济活动保驾护航。针对村民邻里之间纠纷以及个别老上访户,法律专业顾问团队主动上门服务,化解矛盾纠纷30多起,为创建幸福平安乡村,实现基层有效治理和乡村振兴贡献了法治力量。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