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夜话”听民声 基层治理添活力——汨罗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做法推荐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 时间:2023-03-31 15:30:52湖南长安网3月30日讯(通讯员 暂无)汨罗市罗江镇与汨罗城区隔江相望,总面积158平方公里,人口6.2万余人,下辖14个建制村,107国道、武广高铁穿镇而过,交通便利,地广人多,社情复杂。并镇合村后,建制村管理半径加大、人口增多,尤其是民主协商议事进屋场存在空白,成为基层治理堵点难点问题。为破题解局,2021年以来,镇党委政府树立“共建共治共享”新理念,积极探索搭建“罗江夜话”议事平台,创新屋场自治模式,“冬夜围炉、夏夜纳凉、春秋话家常”,以“三话四聊五落蔸”为载体,与群众“当面锣对面鼓”,问发展之计、聊民生之困、话治理之策,架起了党群干群连心桥,绘制出基层治理同心圆,激活了村庄民主自治的源头清水,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
搭建平台,创新议事模式。
打破组级管理界线,以屋场为治理单元,明确“罗江夜话”“三话四聊五落蔸”议事模式,即谁来话,话什么,怎样“落蔸”。“三话”,即一话党员干部引导话,二话乡贤能人带头话,三话人民群众主动话。利用晚上、农闲将议事阵地前移至屋场议事点,组织村民议事,“话家常”、疏民情、听民声、解民忧。“四聊”,即一聊党的政策,二聊民生改善,三聊乡村发展,四聊依法治理,据此研判农村实际,分不同时段,从群众最关心的大事小情,明确夜话主题,让好政策、新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和治理成果。“五落蔸”,即一落蔸解决民生难题,二落蔸在依法治理,三落蔸树文明新风,四落蔸人居环境,五落蔸高质量发展。分村成立“落蔸小分队”,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作为镇、村“履职清单”,“现场解决一批、解释说明一批、协调处理一批”,让各类民生难题消号。
备足功课,规范议事程序
规范“走访、收集、分析”流程,明确“罗江夜话”怎么开。一是锻造话事团队。分村按屋场推选“五老一新”(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新乡贤)人员,聘为“夜话”话事佬,组成屋场核心话事团队,让群众当“主角”,干部成“帮手”。每次按不同夜话主题,进行系统的集中培训,提升团队政策掌握和话事水平,引导群众主事话事议事成常态。二是开好诸葛会。在“夜话”开展前,分村先开好“诸葛亮会”。按照屋场实际情况,围绕夜话主题,集思广益,分析屋场话事相关情况,明确在哪里开、谁主持、谁发言、谁记录等细节,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广泛走访。根据夜话主题,分析会商情况,明确走访对象和走访内容,重点户头走访到位,民情民意收集到位,做好会前思想工作,团结屋场核心人员,让群众以主人翁姿态参与到屋场治理中来,让夜话开出实效。
统筹推进,建立长效机制。
坚持践行群众路线,引导群众议自己的事,做自己的事,管自己的事,凝聚起基层治理的强大合力。一是分步实施。按照从政策宣传及重大利益相关事件决策,到常态化讨论屋场日常公共事务,再到能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治理效能的步骤推进,充分依靠群众、以点带面,示范先行,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二是干群互动。以屋场群众为主体组织“罗江夜话”,镇村干部、话事佬以“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等角色参与,推进服务阵地前移,做到政策入户,服务进门,优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三是长管长效。通过精准议事主题、议事范围、议事内容,形成议事规则体系。通过文体活动和示范评比增强屋场凝聚力。通过培育屋场议事文化,形成议事传统,构建屋场治理制度体系,激活屋场自治内生动力。
连点成线,提升治理效能
一年多来,全镇共开展“夜话” 1000余场次,1.8万余人参与,化解难题300余个,先后被学习强国湖南学习平台、红网、新湖南、红星网等媒体宣传推介,并在《湖南日报》2022年“新春走基层”栏目作为开栏报道。“罗江夜话”被《全面依法治省工作简报》推介,获评2022年全省思政工作优秀案例,罗江镇成为2022年全省15个基层治理创新试验区之一。一是基层治理有新突破。形成党员干部带头、乡贤能人带动、群众积极参与的基层治理新局,2021年,全镇调解突出矛盾纠纷数量同比大幅下降,公众安全感测评成绩在岳阳市138个乡镇(街道)中排名从第128名升至第2位,获评岳阳市公众安全感优胜单位。二是民生实事有新作为。探索了一条老百姓“早出晚归在家门口就业”的新模式。全镇引进乡贤创办企业、合作社等实体11家,创建帮扶车间2家,全镇48家实体创造就近就业岗位2300余个,实现百姓增收8000余万元,全镇劳动力就业率达95%以上,获评全省充分就业乡镇。三是乡风文明有新进展。通过“罗江夜话”,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送进千家万户,进入村规民约,培育文明新风。一年来,评选出道德模范、最美罗江人、平安家庭、最美农户等先进典型500余个,全镇婚事新办115起,丧事简办378起,劝导余事不办296起,为群众节约开支750余万元,获评市级文明镇。四是人居环境有新提升。全镇共完成新(改)建农村居民户厕2610所,完成质量数量均排汨罗市第一,建设秀美屋场12个,新建示范屋场4个、村级文化广场8 个。五是产业振兴有新成效。创新土地整村流转模式,全镇流转土地43000余亩,有效流转率84.3%,实现了“农户、种养大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三方共赢的良好效益,获评岳阳市2021年治理抛荒先进乡镇。探索“村集体经济+科研院所”模式,创办新农人培训学校,建立校企实验基地,建立湖南省农科院食用菌培育基地,打造湖南农大酿酒工程专业创新创研实习基地,获评岳阳市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