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平安湖南>平安创建

湘潭市雨湖区:以扁平化治理改革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提质增效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 时间:2023-04-07 23:17:17 

湖南长安网3月31日讯  湘潭市雨湖区窑湾街道毗邻湘江,面积5.6平方公里,辖唐兴寺、鲁班殿、大码头、龙子巷、罗祖殿5个社区,常住人口2.94万人,是雨湖典型的老旧城区街道,区域内老街区新景区交融,居民区拆迁区相邻,中西宗教文化共存,社会治理难度较大。作为全市首个省级基层治理创新实验单位,窑湾街道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以街道扁平化治理改革为抓手,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街道近几年群众满意度测评排名全市街道类前列、全区第一,连续两年评为市级“平安创建示范单位”和信访“三无”达标街道。

聚焦党建引领,筑牢治理根基

夯实组织架构。充分发挥街道党工委“轴心”作用,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功能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联动组织体系,深化党建、综治、自治、服务“四网融合”,结合“一社一品”党建品牌,创新打造“社区学院”“老兵讲堂”“红管家议事吧”等特色服务项目,切实推动基层治理由“组织覆盖”向“提升功能”不断深入。建强先锋队伍。共组建102个功能型党小组,每个党小组培育一户党员中心户,吸纳“红管家”志愿者510名。通过党员“我为群众办实事”志愿服务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解决群众问题575个,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能力有效提升。搭建共建平台。与驻街27家单位党组织组建“窑湾红”党建联盟,根据单位服务清单及社区需求清单进行“项目化”落实,实现共驻共建共享;组建“雨湖区滨江城总党建联盟”,依托窑湾历史文化街区、秋瑾故居等阵地资源,打造“千里湘江党旗红”红色文旅精品线路,接待3200余人次,助推辖区文旅产业发展。

聚焦机制改革,提升治理效能

针对基层社会治理中面临的“区-街-社”权责界限模糊,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职能重叠,群众自治动能不足,治理体系不完善,现代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街道从提升治理效能入手,围绕建立“大中心、小区块、全科式、全天候”服务体系,探索街道扁平化治理改革,激活老城区街道基层社会治理新动能。

精简机构层级。将街道本级11个内设机构整合为综合协调、区块服务和快速处置三个中心,代表区委区政府行使职权,基层治理层级减为治理方和被服务对象两个层级。将5个社区14335户细分为40个区块,实现治理区域无遗漏、不重叠、零死角,通过全天候全科式常态服务,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做实区块治理。实行“1+2+N+1”治理模式,即每个区块里有一个治理员+两个协理员(区直联点干部和党员中心户)+N个党员骨干+1个监督员(“两代表一委员”),建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多元治理格局。建立“扁平化治理+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打通“微治理”的最后一米。创新议事机制。厘清政府部门、自治组织和居民个人在基层治理中的角色和职责,首创“四分议事”(即分类归口列清单、分级协商定方案、分责办理明主体、分时评估促闭环)事件处置机制,群众问题诉求通过“大事公办、小事共办、私事自办”得到有效处理,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基层自治,完善协商议事机制,提升群众自治水平。

聚焦平安建设,防范治理风险

防范化解政治风险。始终将平安建设工作放在街道重要工作日程,加强政治重点人管控,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打造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整合辖区街道社区、公园、学校、医院、宗教场所等资源将24个反邪宣传阵地串点连线,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普及反邪教知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工作,对重点领域、治安乱源开展集中整治;深入开展禁毒工作,严格落实分级分类管控措施,打造白石后街作为特色禁毒宣传示范街,充分发挥“红管家禁毒教育馆”的嵌入式宣教作用,提高全民禁毒意识;建强平安巡防队伍,组织发动专兼职巡防队员311人,采取车巡、步巡等方式加强治安防范水平;深化“平安创建”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平安家庭”“平安小区”“平安门店”“平安市场”“平安医院”“平安社区”等系列评选。加强风险源头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结合扁平化改革做细做实区块治理,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整合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派出所调解室、诉源治理工作站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建立以街道、法院、派出所、法律顾问为成员的矛盾多元化解机制;积极发动党员骨干、“五老”人员参与矛盾纠纷调处,打造唐兴寺社区“阳光议事亭”、罗祖殿社区“和事佬调解室”、鲁班殿“红管家说事吧”等嵌入式基层解纷阵地,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解决矛盾纠纷的不同需求。

聚焦“五治”融合,汇聚治理合力

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利用立体宣教平台,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发挥自治强基作用。加强与驻地单位结对共建、活动共联,增强社会治理合力。打造“庭院议事角”,把“闭门会议”变成小区门口“便民议事”;针对开放式小区规范管理问题,制定“居民公约”和“街巷公约”;针对散户较多、治理响应速度较慢的问题,建立“网格化+微信群”模式,畅通干群的沟通渠道,实现服务“零距离”。发挥法治保障作用。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站点及“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平台作用,构建便捷高效的群众表达诉求渠道,全街矛盾纠纷化解率98.8%。建立“警网融合”工作机制,织密群防群治网络,认真抓好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积极打造法治主题公园、法治街巷等,营造平安社区氛围。发挥德治教化作用。利用秋瑾故事展厅、家庭教育实践创新基地、家风家教故事街巷、罗祖殿社区清廉文化教育馆等平台,讲好红色故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开展“文明家庭”“最美雨湖人”“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最美系列评选活动,提醒相关居民完善规范自我行为,不断提升群众道德素养。发挥智治支撑作用。充分运用“千年雨湖”政务微信,积极推进“智慧窑湾”平台建设,发挥“爱心银行”“湘潭平安积分”等积分制管理,打通群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通道,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积极推进便民服务“一门式”办理,打造街社一体化便民服务中心,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治理员的帮代办服务更是将服务端口前移到居民家中,让群众办理业务省时、省心、省力,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聚焦“三升三降”,凸显治理成效

实现“三升”目标。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吸纳102名党员中心户、284名居民代表、510名“党员红管家”、5176名志愿者参与辖区治理服务,党建引领力不断上升;共计175名干部下沉共计走访居民5万余户次,开展居民服务13972件,群众满意度测评成绩逐年进位,2022年位列全市街道类第二、全区第一,群众满意度不断上升;全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排名全区第一,新增项目排名全区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指标超额完成既定目标任务,经济活跃度不断上升。体现“三降”成效。治安案件下降,街道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同步比去年分别下降20%和32%;涉访涉诉下降,广泛开展民情恳谈会,围绕基础设施、安全隐患、环境卫生、平安建设等“小切口”,逐一攻坚闭环销号,有效解决罗祖殿百年古树迁移、窑湾二期生活饮用水、求子桥沿线路灯等一批“急难愁盼”事项,初信初访减少20%,市民服务热线工单数同比下降了40%;行政成本下降,通过“千年雨湖”政务微信平台大力推动“文会上线、无纸办公、云端连线”,发文总量较去年降低11%,办会数量较去年降低2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窑湾街道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多元路径,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围绕“聚焦典型宣传树标杆、聚焦创新联动强合力、聚焦窑湾特色铸品牌”持续发力,努力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