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市州聚焦

以公益诉讼之名捍卫英烈荣光 ——张家界市检察公益诉讼助力红色资源保护纪实

 文章来源:湖南法治报 作者: 时间:2024-03-19 08:53:28 

近日,桑植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针对已经办结的文物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尤其是对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四军罗峪整编旧址保护公益诉讼案件进行了“回头看”。

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处英烈设施,都蕴含着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是血脉赓续的鲜活载体,是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

近年来,张家界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开展红色资源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行动。2020年以来,共立案14件,制发检察建议6份,督促相关部门及时开展专项保护行动并争取补助资金1500余万元,切实用“检察蓝”守护“革命红”,以公益诉讼之名,捍卫英烈荣光。

守护英烈荣光

凝聚红色资源保护合力

3月12日,张家界永定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再次来到茅岩河镇烈士纪念塔旁的烈士纪念墓,擦拭墓碑,祭献鲜花,植下新绿。

在缅怀革命先烈的同时,该院对与解放军长沙军事检察院2021年共同办理的督促保护烈士纪念设施的修缮和管理维护情况进行了“回头看”。

在罗塔坪乡太平村山上,曾经有一片没有碑的墓。那里长眠着12位解放军战士。要问他们的名字,已经无人能说清,只知他们隶属解放军13兵团47军141师。

1950年,湘西匪患尤烈。12名解放军战士奉命驻扎在罗塔坪乡剿匪,匪首覃国卿纠集300余匪众突袭,12名战士以寡敌众,在撮箕湾壮烈牺牲。当地百姓不惧土匪威胁,自发将12名战士入殓下葬,在五龙山建无名烈士墓。1974年,乡政府为使烈士墓免遭洪水侵害,将墓地迁葬至太平村,后逐渐被遗忘。

2021年1月,永定区检察院的检察官来到太平村无名烈士散葬墓。距烈士墓不到500米,已是杂草丛生,脚下无路。所幸有两名年长的村民为检察官劈草开路。花了近半个小时,终于来到烈士墓前。但石头堆砌的墓地早已被杂草覆盖,也不见任何标识。

英雄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疏于保护管理的英烈设施,损害的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021年3月22日,永定区检察院就罗塔坪乡太平村烈士纪念墓管理保护不到位的问题,联合长沙军事检察院向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该局加强对太平村烈士纪念墓的管理和保护。为彻底解决无名烈士墓地理位置偏远、不易管理、群众悼念不便等问题,检察官继续与退役军人事务局沟通协调,最终达成共识——将12名无名烈士集体迁葬,便于统一管理维护,接受社会群众的瞻仰缅怀。

同年4月2日,永定区检察院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文物保护单位及当地乡政府举行迁葬仪式,将12名烈士迁葬至茅岩河镇烈士纪念塔,建立无名烈士墓。

修葺革命旧址

加强红色资源开发利用

慈利县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南省第一批革命老区县市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红二、六军团指挥部及红军医院旧址位于慈利县溪口镇老街居委会,由一栋木质结构房屋和一栋两层砖混结构的房屋组成,2011年1月被公布为湖南省第9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5年2月,贺龙、萧克在此处指挥红二、六军团进行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第一次战斗——棉花山阻击战,全体将士浴血奋战,成功阻击敌军对革命根据地的大肆进攻。

革命文物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2023年2月,慈利县检察院却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线索,称该旧址面临倾毁风险。经走访调查发现,该旧址的土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已被当地居民合法取得。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房屋损毁严重,随时面临垮塌风险,文物安全和住户安全存在双重隐患。

一面是迫在眉睫的革命文物保护工作,另一面是群众不动产所有权应受保障的合法权利,面对这对冲突,检察机关和相关职能部门该如何破局?与其“单打独斗”,不如“合作共赢”,慈利县检察院督促文物保护主管部门和属地政府协调配合、共同履行文物保护职责,并就统筹保护文物安全与群众合法权益达成征收补偿+异地安置+文物修缮的磋商意见。磋商会后,检察院一方面积极协同行政机关向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机关进行汇报,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多次前往旧址现场,协同政府、社区居委会与住户沟通房屋置换问题。

经多方努力,2023年9月,镇政府与所有权人签订《房屋置换补偿安置协议》。10月13日,政府按照协议发放先期房屋置换补偿款共计108万元。检察院经跟进调查发现,住户已搬离旧址房屋,异地安置宅基地手续也正在审批中,县文旅局已向省文物厅申报修缮项目及专项资金,将该旧址打造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传承红色基因

探索革命文物保护新方式

桑植县作为湘鄂边、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地和策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的万里长征出发地。人人传唱的《马桑树儿搭灯台》这首桑植民歌,更唱出了这片红色土地上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走出了贺龙、廖汉生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桑植县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两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个,是红色资源大县。

在桑植县桥自弯镇学堂堡村,有3栋独立的土家一字形建筑组成的贺氏住宅,系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四军罗峪整编旧址(简称罗峪整编旧址)。贺龙曾在此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整训队伍积蓄力量,后整编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史称罗峪整编,成为桑植起义从失利逐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2019年2月,罗峪整编旧址被公布为湖南省第10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因年久失修,旧址周边杂草丛生,房屋自然损毁严重,影响庄严肃穆环境,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2022年4月,桑植县检察院在开展文物保护公益诉讼监督专项活动中发现案件线索。经过实地勘验、调阅相关资料、询问相关人员等调查活动,2022年5月18日。桑植县检察院向行政主管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革命文物保护监管职责,积极争取资金及时修缮罗峪整编旧址,并建立常态化管护制度,方便群众参观瞻仰。行政主管部门收到检察建议书后积极推进整改,2022年11月,桑植县人民检察院对罗峪整编旧址修缮整改情况进行跟进监督,确认多处毁损修缮到位。

目前,该旧址已被列为张家界市、桑植县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