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新时代“枫桥经验”湖南实践

近观枫桥 | 三湘大地:多点开花 迎“枫”起航

 文章来源:中国网 作者: 时间:2024-10-16 09:30:00 

20世纪60年代初,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枫桥经验”在新时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写入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一镇之计”上升到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国之策”。

跨越甲子,历久弥新。作为中国大地上“土生土长”的社会治理经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更加丰富,成为“中国之治”的一张重要名片。

近日,由中央政法委宣传教育局、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支持,法治网承办的“近观枫桥”网络主题活动湖南行启动,记者、专家学者深入长沙市、永州市等地开展实地调研采访。

退而不休献余热,初心不改勇担当

在湖南永州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热心肠、懂法律、善调解,他们被人民群众亲切的称之为“五老”和“好邻居”。

近年来,湖南永州市探索推行政法“五老”+“好邻居”调解机制,聘请退休老法官、老检察官、老警官、老司法行政人员和老律师为政法“五老”调解员,离任乡村干部、老党员组长、退休教师、热心老人、新乡贤、志愿者为村(社区)“好邻居”调解员,发挥政法“五老”法律熟和“好邻居”情况熟的优势,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目前,政法“五老”人才库1100余人,组建市、县两级政法“五老”调解队伍16支,参与日常值班252人。“好邻居”调解队伍16260人。2021年11月以来,成功化解48038起,调解成功率96.95%。

政法“五老”+“好邻居”调解工作机制被评为第二批“湖南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获评湖南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

零投诉、 零信访,有温度、有深度

“有事找丹姐。”这是莲花法庭辖区老百姓遇到“麻纱事”时常说的一句口头禅。

“丹姐”,全名叫刘丹,是岳麓区人民法院驻莲花法庭特邀调解员。长期扎根基层,从事特邀调解工作至今,逐渐在工作中形成了独有的丹姐“三四”工作法。基于法理,贯穿情理,循序渐进稳住调解节奏,用最短时间引导双方正确认识各自责任、互谅互让,最终解事结亦解心结。

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以“ 三个便于 ”“ 三个服务 ”“ 三个 优化 ”为引领,以莲花人民法庭为“试验田 ”,立足法庭职能定位,在法治轨道上统筹调动各方面资源力量, 探索建设“ 三个双联 ”机制,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

2024 年至今, 累计诉前分流调撤纠纷案件 161 件, 占法庭同期收案总量的 40.8% 。2024 年至今累计诉中调撤纠纷案件183件,诉中调撤率52% 。坚持判后答疑“ 三步走 ”,法官助理、承办法官、法庭庭长形成分层次、递进式的释法析理链条,“解惑 ”“解结 ”效果层层强化,切实实现案结事了 。法庭成立至今 ,一直保持“ 零投诉、 零信访 ”,案件服判息诉率常年在 90%以上。

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莲花人民法庭 充分发挥特邀调解员预防化解矛盾纠纷“ 第一道防线 ”功能,让一起起“ 琐事 ” “ 烦心事 ”得到化解,折射出人民法院、人民法庭坚持继承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以优质司法服务保障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

三湘大地认真汲取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涌现出了大量的创新理念:如长沙市雨花区井巷社区“党建聚合力3313工作法”、长沙岳麓区法院莲花法庭“丹姐‘三四’工作法”、永州市政法“五老”+“好邻居”调解机制,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有力的维护了当地社会基层治安稳定。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