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三高四新·法治护航

厚植“法治沃土”,答好营商“答卷”——衡阳两级法院2024年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纪实

 文章来源:掌上衡阳 作者: 时间:2024-12-16 15:06:59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两级法院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案案都是营商环境试金石”的理念,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提高站位,服务大局,多措并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年初获评湖南省“打好‘发展六仗’表现优异单位”(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仗)。

压实责任,擎旗奋进“主战场”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协同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是人民法院的重要职责使命。2024年,衡阳两级法院持续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一把手”工程,由院长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战。通过迭代升级,出台了《法治化营商环境3.0版实施方案》及《重点任务清单》,明确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高效落实。

为了确保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实效性,衡阳两级法院创新运用“四步工作法”,即“调研摸底—问题梳理—措施制定—效果评估”,全年共计12次就牵头的3项营商环境指标进行专项调度。同时,制发院长督办令,由院长亲自下沉基层法院,进行“点对点”指导,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见效。

在聚焦“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方面,衡阳两级法院更是全力以赴,为旅发大会的成功举办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明确提出了4方面16项具体举措,积极拓展多元解纷渠道,成立了旅游速裁法庭,开展涉旅纠纷巡回审判,妥善化解了涉文旅纠纷1000余件,让游客在衡阳“游”得开心、“游”得放心,真正实现了“游”而无“忧”。

春风暖企,共绘发展“同心圆”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2024年新年伊始,衡阳两级法院开展以“法官进企业、企业家进法院”为内容的“双进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涉企法律服务讲座、邀请企业家参加涉企执行案款发放日、旁听庭审等多种形式,法官们与企业家们“面对面”沟通问谏,“点对点”精准回应企业关切。活动覆盖企业700余家,不仅提高了企业的风险防控能力和法治管理水平,也增强了企业对法院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此外,衡阳两级法院还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通了“雁城法苑”“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法治护航”“衡法枫景”等专栏,定期发布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破产重整、知识产权保护、涉企诉讼服务等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230余个。这些案例的发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法律经验,也积极营造了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家们吃下了“定心丸”。

惩治犯罪,筑牢市场“防护堤”

良好的市场秩序是优质营商环境的核心内容之一,必须坚决打击破坏市场秩序和交易公平的违法犯罪行为。2024年,衡阳两级法院加大对串标围标、强揽工程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公职人员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全年审结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236件471人,审结侵犯财产罪案件1025件1389人,行贿犯罪案件2件4人。特别是依法审结了公安部督办的某虚拟货币洗钱案,有力地维护了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及企业的合法权益。

在反洗钱工作方面,衡阳两级法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市中院积极探索反洗钱工作新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了打击洗钱犯罪的强大合力。市中院在全省反洗钱工作联席会议上推介的“衡法经验”,得到了兄弟法院的高度评价。

速裁精审,打通维权“快车道

做好民商事审判工作是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2024年,衡阳两级法院依法审理涉股权、投融资、财产流转、用工等民商事案件5.59万件,批量化解了困扰广铁某工务大修段劳动争议系列案等一大批涉及企业切身利益的案件。同时,审结股权转让、股东出资、损害公司利益等公司类纠纷1200余件,切实加强了对中小股东等投资者权益的保护。

为了提高审判效率和质量,衡阳两级法院还建立了预警通报机制,对涉企一年以上未结案件进行重点督办和清理。通过这一机制的有效运行,涉企一年以上未结案件数同比下降了60%,“去存量、控增量”取得了明显效果。此外,还开展了司法突出问题整治整改专项行动,对218起被发改案件进行了全面评查和整改,切实解决了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实现了长期未结案件动态清零。两级法院涉企民商事案件各项审判指标均优于或位于全国法院审判质量体系参考区间。

保护创新,点燃发展“新引擎”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更好地护航企业创新发展,衡阳两级法院出台《服务保障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与衡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了法治护航新质生产力系列活动。在衡阳特变电工设立全市首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巡回审判点,为输变电产业市场主体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纠纷、法治宣传及巡回审判等全方位的司法服务,赋能输变电产业创新发展。

同时,衡阳两级法院还深化知识产权审判“三合一”改革,成立知识产权审判专家咨询小组,构建了专门化、集约化、专业化的知识产权审判体系。依法规制傍名牌不正当竞争行为,审结涉“华为”“燕京啤酒”“西门子”等公司商标被侵权案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案件。特别是西门子公司来信感谢人民法院营造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良好营商环境,充分体现了衡阳两级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专业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此外,衡阳两级法院还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推动农业农村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开展了“行政+司法”联动保护“衡山红脆桃”农产品地理标志活动,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衡阳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2024年,衡阳法院3个知识产权案例入选全省人民法院优秀案例、典型案例。

优服增效,涵养法治“生态圈”

衡阳两级法院始终坚持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不断优化涉企诉讼服务。持续巩固“一站式建设”成果,实现了诉前调解、立案登记、速裁快审、送达保全等诉讼服务的集约办理和高效运行。同时,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整治各种形式的不立案问题,建立了12368热线每日反馈投诉不立案情况通报机制,确保一有投诉就能得到及时处理和反馈。

为了进一步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全市人民法院加强了与企业的沟通联系,通过定期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涉企诉讼服务工作。2024年,市中院还组织了全市人民法院80余名窗口工作人员开展业务素质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窗口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此外,衡阳两级法院还联合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市发改委、市版权局等单位常态化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召开联席会或座谈会,指导13家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诉前、诉中涉企纠纷联动化解工作,商会人民委员会参与成功化解案件200余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以司法建议为抓手为企业“把脉问诊”,在审理某国有通信公司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中,就资质审核、招标投标、转包分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向该通信公司发出司法建议,得到了该公司的积极回应,并妥善化解农民工讨薪等后续系列案件。

攻坚执行,力保胜诉“真落地”

衡阳两级法院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努力破解执行难题,积极兑现胜诉权益,进一步增强司法公信力。2024年,全市人民法院强力推进执行攻坚行动,办理执行案件3.04万件,执结2.5万件,执行到位金额高达47.35亿元。通过开展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日”活动,发放执行案款8442万元,让当事人切实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和力度。

衡阳两级法院还深入推进交叉执行、联动执行机制,努力破解执行难问题。交叉执行案件1406件,依法办理了省人民法院指定执行的涉中联重科系列案等一大批重大执行案件,辗转万里赴新疆、海南等地执行,执行到位8264万元,扣押工程车辆68台,为制造业发展保驾护航。

同时,衡阳两级法院还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充分考虑被执行人的实际情况和困难。他们促成执行和解9734件,采取“活封、活扣”等灵活多样的执行措施,最大限度降低了强制执行对当事人的影响。此外,他们还大力开展打击拒执“百日攻坚行动”,下沉村、社区发布公告3500余份,移送涉嫌拒执犯罪线索90件,严厉打击了逃避执行、拒不执行行为。通过强化失信惩戒和推动信用修复工作,发布失信人3475个,对兑付执行的2046个当事人从失信名单中移除,促进社会诚信。

破产重整,赋能产业“焕新机”

衡阳两级法院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2024年,两级法院持续提升破产审判质效,推进府院联动机制常态化运行,帮助8家有市场前景的困难企业重获新生,同时让停产多年、挽救无望的僵尸企业依法退出市场。通过破产重整和清算等方式,共盘活资产25.5亿元,安置职工1500余人,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特别是出台的《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工作指引》,为中小微企业的快速重整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持。仅用80天时间审结的某公司破产重整案,系全省首个中小微企业快速重整案,为中小微企业的挽救和重生树立了典范。同时,办理的千山药机等七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在最高人民法院作经验发言,也为全国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

此外,衡阳两级法院还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探索建立了经营异常企业强制清算退出市场机制,对首批13家企业进行了立案强制清算,加快了僵尸企业的出清速度,有效防范和化解了企业债务风险,节约了社会资源。在推进重整工作过程中,他们紧紧依靠党委领导统筹协调解决项目续建、职工安置等难题,督促管理人依法履职,保障了各方主体的合法利益,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重大风险。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