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使命为卷 用初心作答——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人民法院三十年发展素描
文章来源:湖南法治报 作者: 时间:2025-06-13 11:38:051988年,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成立县级行政区。1989年,武陵源区人民法院成立。
应时代而生,与国家偕行。三十年来,武陵源区人民法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干警人数从建院16人发展到今天的58人,全区法院受理案件数从100多件到1867件,法官人均结案数从12件到120件增长近9倍。
武陵源区人民法院先后获评“全国法院系统人民满意的好法院”“全省优秀法院”“全省十佳政法单位”“全省双文明先进单位”“湖南省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等多项称号。
武陵源区人民法院的发展变化,生动地见证了武陵源区从筚路蓝缕走向风华正茂,从一方平安迈向长治久安的历程,也见证了该区法治进程迈出的坚实足迹。在保平安、护发展征程中,武陵源区人民法院忠诚履行职责,倾力服务大局,用心化解矛盾,努力改革创新,用公正司法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用法治力量守护百姓平安幸福。
武陵源法院将法庭搬到群众家门口,便捷司法的同时,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全社会尊法、守法。
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在平安担当中优化营商环境
30年来,武陵源法院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围绕企业所需所盼,积极主动作为,探索创新路径,全力助企纾困,助力旅游经济发展,有效发挥法院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的主力军作用。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直是法院工作重点,也是顺应武陵源旅游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人民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审判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武陵源区人民法院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自2019年湖南省高院发布《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更好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促进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以来,武陵源法院积极更新司法理念,增强优化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制定并严格落实《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等文件,院领导带队走访调研民营企业、商会和协会,深入了解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专业的司法建议。通过开展“法治体检”“送法入企”等活动,提高企业合规经营意识,为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力度,积极开展相关法律知识宣传活动,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
2020年,湖南某集团公司等6家公司向慈利某混凝土有限公司采购混凝土后,拖欠千余万元货款,导致该混凝土公司经营陷入困境,无奈之下诉至武陵源法院。法院受理其起诉的9件案件后,迅速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全面落实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实现快立、快调、快审、快执、快结。通过速裁调解5件、诉中调解2件、撤诉1件、判决1件,最终为该混凝土公司追回近800万元货款,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2024年,涉民企案件通过绿色通道立案258件,结案242件。武陵源区法院表示,将始终秉持“法治化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工作理念,切实发挥法治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稳预期、固根本、利长远的作用,持续助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继续书写人民法院在新的赶考路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优异答卷,为武陵源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司法“新动能”。
武陵源法院干警走进景区宣法讲法,将法律服务延伸到人民群众身边。
忠诚履职 能动司法
助力平安治理提档升级
2020年6月2日,张家界市武陵源区人民法院立案执行某机械公司与张某等人追偿权纠纷一案。法院向被执行人张某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等法律文书后,前往江西九江开展执行工作,但张某始终拒绝配合。经调查发现,张某有能力履行却拒不履行。同年8月7日,武陵源法院对张某以拒不履行人民法院判决罪刑事自诉立案,并决定逮捕张某,公安机关将其列入网上追逃系统。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执行工作是最后一道防线上的最后一环。
近年来,武陵源区人民法院不断加大执行制裁力度。2024 年,法院向公安机关移送拒执案件11案15人,以拒执罪立案5案,逮捕7人,司法拘留、罚款34人,适用限制高消费令67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39 人,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30年来,武陵源区人民法院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依法审理各类刑事案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深入推进 “利剑护蕾 雷霆行动”,积极开展刑事速裁工作,严格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民事案件处理过程中,强化诉讼调解,落实繁简分流原则,秉持 “能调则调、多调少判” 的理念,优先受理涉农民工工资案件,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2023 年,某劳务建筑公司工人李某某因工伤事故受伤,经仲裁调解,该公司应向李某某支付工伤保险理赔费用 24 万余元,由湖南某建筑公司及其武陵源分公司承担。但两家公司未按要求支付,李某某诉至法院。为尽快帮助当事人获得赔偿,武陵源区人民法院迅速开辟绿色通道,多次组织双方进行沟通调解。法官一方面安抚农民工情绪,另一方面向被告公司耐心解释相关法律法规,阐明法律后果,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协议,李某某的工伤赔偿款得以顺利兑现。
法槌敲响的是正义之声,承载的是沉甸甸的责任。30年来,武陵源区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涉农民工案件的审判执行力度,畅通快立快审快调快执快速通道,充分运用强制措施,加大对规避、抗拒执行行为的惩戒力度,努力践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庄严承诺。
勇担使命 践行初心
司法为民让平安可观可感
在天子山景区,一块印有 “扫码解纷” 的公示牌成为游客心中的 “定心丸”。一位法国游客因酒店服务问题扫码求助,法官通过 “网上旅游速裁法庭” 进行视频调解,仅用 2 小时就达成赔偿协议。“中国司法,高效暖心!” 这位游客在留言簿上留下了这样的评价。
近年来,武陵源区人民法院以创建 “枫桥式人民法庭” 为契机,将旅游速裁法庭嵌入天子山景区,设立旅游速裁办案点,配备专业办案力量和先进设备。推行 “一个中心 + 多方联动” 的预防化解涉旅纠纷 “联调速裁” 工作法,组建特邀调解员队伍,充分发挥 “网上旅游速裁法庭” 的职能作用,实现从“法院主导调解” 向 “多元解纷前置” 的转变。涉旅纠纷调解成功率、满意率均达到 100%,旅游纠纷同比下降 35%,旅游人数、旅游收入和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成功打造了景区版新时代“枫桥经验” 的典范。
法治是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武陵源区法院不断延伸司法职能,以司法审判引领社会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武陵源区法院不断加大巡回审判力度,制定巡回审判联络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小组,每月深入各乡街道开展巡回审判、法治宣传等工作,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监督。2024 年,已开展巡回审判、巡回发放执行款 22 场。同时,深入社区、学校、乡街道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和法治大礼包,其中抵制高价彩礼的宣传活动受到多家媒体关注。
基层安,天下安。作为基层审判机关,法院既处于服务群众、解决纠纷的最前沿,也是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动治理方式现代化转型的重要力量。武陵源区法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大格局,积极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创新打造“武来调”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模式,涵盖人大代表调解、旅游速裁调解、“老毛”特色调解、乡街道行业领域全方位调解,全力推进平安武陵源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优势,建立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已有 76 名人大代表参与化解矛盾纠纷91人次,接受委派案件147件,结案140件,调解成功率达82.3%,当场兑现率超过 57%。积极推动乡街道和行业领域的大调解工作,注重“全链联动、分级分类化解”,建立覆盖全区的调解网络体系。今年以来,共成功调解案件 367 件。
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从“坐堂问案”到“主动出击”,“武来调”模式不仅是机制创新,更是司法为民理念的深刻变革,是30年坚守与探索的智慧结晶。司法的最高境界,是让群众在每一起纠纷化解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温度。正是这种责任担当,激励着全院干警在平安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行,为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