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审判进村居 调解联动化纷争 ——鱼市人民法庭创新“庭审+培训+调解”三位一体工作模式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杨燕如 时间:2025-06-23 10:00:00湖南长安网讯(通讯员 杨燕如)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扎实推进“枫桥法庭”创建工作,近日,怀化市新晃侗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鱼市人民法庭将庭审现场搬到群众“家门口”,公开审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此次巡回审判创新采用“庭审观摩+实战培训+联动调解”三位一体模式,特邀鱼市镇综治中心10余名人民调解员全程参与。通过沉浸式旁听与协同调解,既高效化解了矛盾纠纷,又有效提升了调解员业务能力,实现了“解纷”与“赋能”双赢。
沉浸式庭审:现场教学“取真经”
本案是一起因当事人离世遗留的买卖合同纠纷。原告父亲生前与被告存在合同关系,但因2021年突发疾病离世,生前未完成对账结算,导致货款争议悬置多年,最终诉至法院。庭审前,承办法官专门向旁听调解员介绍了案件背景与核心争议点,帮助他们快速把握案情。
庭审中,法官严格遵循法定程序,条理清晰地组织举证、质证与法庭辩论,完整呈现案件审理脉络。调解员们通过“沉浸式”旁听,零距离学习如何精准聚焦争议、辨析证据效力以及把握法律适用关键。
鱼市镇综治中心主任陈光燕深有感触:“现场观摩比研读卷宗更直观深刻,不仅感受到庭审的严谨,对案件的理解也更立体透彻,是一次难得的实战培训。”
协同联动:专业+乡土智慧破难题
敏锐捕捉到案件调解可能性后,法庭当即启动“法官主导、调解员协同”的联合调解机制。法官从法律风险角度出发,以清晰的法理分析向当事人阐明诉讼成本;调解员则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用乡音乡情引导双方换位思考。
在长达两小时的调解过程中,专业法律解读与柔性情感疏导形成强大合力。当法官立足法律视角,透彻分析诉讼风险,明晰双方权责,调解员则适时引入“和气生财”“长远合作”的民间智慧,双方当事人紧绷的情绪逐渐缓和。最终,在法、理、情的交融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积压多年的矛盾画上圆满句号。
主审法官刘建华高度评价这一模式:“人民调解员扎根基层,善用‘乡土智慧’化解矛盾。他们的优势与法官的专业判断形成强大合力,显著提升了复杂纠纷的化解效率与效果。”调解员钟彩河同样收获满满:“‘庭前听审+庭后调解’的模式非常实用。旁听深化了理解,参与调解则锻炼了技巧,在法官指导下实践,方向更明、底气更足,希望今后能常态化参与。”
创新实践:打造非诉解纷“新引擎”
此次巡回审判将庄严的法庭变为生动的调解实训课堂,是鱼市人民法庭创建“枫桥法庭”的一次创新实践。通过“庭审观摩+实战培训+联动调解”三位一体工作模式,不仅有效提升了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养与实战能力,更成功构建了“法官专业指导+调解员深度参与”的协同解纷新机制,为从源头预防和减少诉讼增量探索了新路径。
下一步,鱼市人民法庭将持续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将“庭审观摩+实战培训+联动调解”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常态化、制度化。通过深入开展巡回审判与联动调解,把司法服务延伸到基层最前沿,努力把法庭打造成“矛盾终点站”和“服务连心桥”,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司法实践新样板,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与力量。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