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东湖镇创设“三三”工作法 走出基层善治新路径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7-10 10:27:14近年来,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东湖镇坚持从新时代“枫桥经验”中汲取智慧力量,创设“三三”工作法,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探索出一条基层乡镇善治之路。
三力并发 党群乡贤同向同行
发挥基层党建引领力。衡山县东湖镇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由镇党委统揽全局,构建“党委抓支部、支部促党员、党员带群众”的工作体系。把13个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成基层治理坚强阵地,凝聚各方力量,化解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发挥基层干部领导力。开展“强思想、拓素质、补短板、转作风”四维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党员干部处置矛盾纠纷、突发舆情能力。近两年通过对13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轮训,使他们成为基层善治骨干力量。
发挥“五老”乡贤调和力。通过打造以“五老”、乡贤为主体的“湾村明白人”这一基层治理“微”品牌,实现基层治理村民小组全覆盖。依托选出的187个“湾村明白人”,发挥他们“出身农村、熟悉农业、了解农民”的独特优势,提高矛盾纠纷化解效率。
三治并融 内因外因同频同振
以自治为本,内消矛盾。东湖镇探索在乡贤理事会等5个村民自治组织中由无职党员任“政治指导员”,发挥无职党员作用,有效引领自治组织,激发自治组织活力。依托志愿组织、社会组织,拓宽参与渠道,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积极性,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以法治为纲,定纷止争。统筹派出所、司法所和综治中心等资源,推动法律服务有效下沉。利用赶集日、节假日进行订单式普法,根据不同人群法律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法律普及,增强群众法律意识,弘扬“信法不信访、依法来办事”的良好风尚。
以德治为要,春风化雨。充分发挥德治教化在乡村善治中的基石作用,打造基层矛盾风险的免疫系统,规范社会秩序。挖掘以文立正故居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内涵,创立“立正讲堂”,在学校、社区等用红色文化滋养人、塑造人,营造积极向上、风清气正的淳朴乡风。
三措并用 结果导向同题同答
用人民至上理念精准审题。东湖镇坚持基层治理“一切为了群众、为了群众一切”,镇、村、组组建135个网格,把便民热线、服务平台下沉至网格一线,将包村镇干部、村两委成员、驻村民辅警充实到网格,同时在网格内搭建“屋场恳谈会”等交流平台,让群众能在家门口反映诉求、解决难题。
用调查研究法宝有效破题。一方面,积极开展“开门调研”,充分吸纳群众的“金点子”,并转化为基层治理的“金钥匙”。另一方面,注重调研成果转化,将“解剖麻雀”与“系统思维”相结合,既解决个案难题,又提炼制度经验,确保基层治理既有创新的锐度,又有民生的温度。
用科技赋能治理高效答题。运用数智技术实时监测各类风险,推动风险防控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将风险发现在苗头、防范在萌芽。通过打破部门壁垒进一步整合数据资源、优化办事流程,以“数据跑路”代替“人力堆砌”,将治理末梢转变为服务前哨,实现基层治理更高效、群众体验更优化。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