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绘就善治新“枫”景
文章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 时间:2025-07-29 16:28:51近年来,浏阳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不仅编织了一张基层治理“平安网”,也绘就了一幅善治新“枫”景。
据统计,2024年11月浏阳市综治中心运行以来,全市累计排查矛盾纠纷5304起,化解4870起,化解率达91.81%。
诉求:“码”上服务
如今,走进浏阳市集里街道,随处可见一张张村(居)民代表联户公示牌,牌子上有着一个小小的二维码,群众只需微信扫一扫,便可上交诉求,村(居)民代表做到“码”上服务。
“淮州西街89号路边有一辆僵尸车停放将近一年半时间,希望有关部门帮忙处理。”前不久,浏阳市集里街道一群众通过微信小程序从“在线点单”到“诉求办理”,仅用了5分钟。
集里街道负责人说,“码”上服务,创新了问题解决在家门口的新模式。
同时,这也是浏阳市通过科技赋能,大力推进基层治理网格化、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浏阳市打造了市、镇、村三级联通的综合治理指挥调度平台,集诉求提交、跟踪办理、督查反馈等功能于一体,构建了上下对接、左右联动、协调运转、规范高效的工作网络,实现“群众足不出户,便可反映诉求”。
纠纷:“一站式”调解
前不久,浏阳市荷花街道,有人高空作业时不慎坠落,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事发后,用人企业与家属就赔偿问题未能达成一致。
为此,荷花街道综治中心、派出所迅速介入,启动“三所一庭”联动机制进行调处,从情、理、法多角度做工作,2个小时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妥善高效调处了一起可能引发激烈冲突的矛盾纠纷。
浏阳市不仅打造了一款“全覆盖、智能化、多功能”矛盾纠纷化解平台——浏阳市综合治理指挥调度平台,还构建了“1+5+N”基层治理新模式,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浏阳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1”是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指导中心,“5”是指:五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N”是指:市直部门、乡镇街道、社会力量。这个体系的核心在于整合资源,将分散在各部门的调解力量集中到综治中心,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
记者在荷花街道综治中心发现,综治中心不仅设在派出所一楼,平安法治办、司法所、巡回法庭、律师事务所、心理咨询室、物业议事会的工作人员及义警、社区(村)综治专干也在此办公,提供一站式多元解纷服务。
荷花派出所负责人说,群众历来有事喜欢打110,综治中心设在派出所,方便非警务类问题和纠纷第一时间得到调解和处理,不仅避免了当事人多头奔走,也提高了矛盾纠纷多元调处质效和群众满意度。
如今,浏阳市一站式调解中心已实现县、镇、村三级覆盖,并实现联动,下一级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向上一级“吹哨”,上级部门需限时办理,调解成功率91%以上。
商事调解:打造“浏阳样板”
浏阳市不仅是湖南人口第一、面积第二的大县,也是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县之一,民营企业达4.96万户。同时,民营经济纠纷时常发生。
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浏阳市委政法委牵头,浏阳市人民法院、浏阳市司法局、浏阳市工商联携手成立浏阳市总商会商事调解中心。
浏阳市工商联负责人介绍,总商会商事调解中心已形成“一心+五站+N个商协会工作室”三级调解网络,覆盖全市32个乡镇及重点产业园区,可实现企业纠纷源头治理。
同时,通过“诉前调解+司法确认”联动机制,商事调解周期从平均6个月缩短至15天,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浏阳市某花炮企业合同纠纷案,调解员仅用3天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为企业节省诉讼成本近百万元。此案获评全国工商联2024年“百佳商会调解典型案例”。
目前,浏阳市总商会商事调解中心不仅成功受理企业纠纷2114件、调解成功1190件,也先后获得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工商联通报表扬,打造了“浏阳样板”。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