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检察监督护航企业行稳致远
文章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作者: 时间:2025-07-24 18:02:16近期,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人民检察院就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赴涉案企业召开不起诉公开宣告会。承办检察官、市场管理部门代表及5名被不起诉人等,共同见证检察机关从“治罪”到“治理”的司法实践。近年来,株洲市检察机关全方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打造多维度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帮“小巨人”寻回被窃的“金刚钻”
“感谢检察院依法打击犯罪行为,帮我们守护了核心技术。”当天元区检察院检察官回访株洲市某公司时,该公司法务部负责人连连致谢,由衷为检察官的专业点赞。
原来,该公司是株洲市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是一家国有企业。此前,该公司总经理马某离职后,很快创办公司,还从“老东家”挖走陈某等人。他明知这些人掌握原公司核心技术数据、图纸及主要客户信息并签有保密协议,却仍招揽他们组建核心研发团队。通过抄绘、套用原公司相关技术秘密,一年内,马某的公司以低研发成本完成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价值6000余万元。
2022年9月,马某被抓获归案。该案涉案技术密点较多、专业性极强,而犯罪嫌疑人马某始终拒不认罪,取证与鉴定成为办理难点。对此,天元区检察院派出熟知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检察官组建办案团队,最终确认马某的公司与“老东家”有9个不为公众所知悉的技术秘密点信息具有同一性,且原公司对其采取了相应保密措施,属于商业秘密。
2023年6月21日,天元区检察院以马某及其公司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当年12月15日,法院经审理认定了检察机关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依法判处马某有期徒刑四年,并处罚金100万元;判处其公司罚金500万元,另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公司486万元,并支付惩罚性赔偿金1398万元。
不仅如此,案件审查过程中,办案团队了解到原告公司虽有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但在保密制度落实、保密载体管理、保密知识宣传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疏漏。
2023年7月,天元区检察院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加强对泄密风险的监控手段,完善对涉密设备的管控,加强对职工不当使用涉密信息的技术性限制,加强普法宣传和警示教育。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公司立即召开会议,制定整改措施,用2个月时间完成整改,进一步筑牢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护城河”。
创新施策,协同织密护企网络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保护创新就是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而科技进步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对知识产权保护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天元区创新创业主体聚集,作为株洲市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集中管辖的检察院,天元区检察院近年来开展一系列创新探索,围绕“专”“融”“新”创建“天知护”工作室品牌,2024年4月获评最高检知识产权检察办案联系点。
队伍专精,办案专业。天元区检察院整合全院专业力量,选派具有丰富知识产权案件办理经验和知识储备的检察官组建“天知护”知识产权办案团队,以知识产权检察专门机构改革推进专业化建设。
同时,针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专业性强、办理难度大的特点,积极组织各类学习培训,切实提升专业化水平。
融合履职,织密网络。天元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院主动与市场监管、工商联等部门沟通协调,构建工作合力,形成开展法治宣传、处理涉法诉求、促进企业治理的良好工作格局。聚焦侵权假冒多发领域,与株洲市知识产权局、株洲市高新区知识产权企业服务局等部门建立知识产权联合保护合作机制,强化保护质效。
2024年以来,探索推进行刑反向衔接机制,办理涉企行刑反向衔接案件14件,确保罚责相当,助企健康发展。
向“新”而行,探索新路。近年来,天元区检察院围绕轨道交通、新能源等优势产业,成立商协会检察联络室、园区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实施“一企一策”,提供“订单式”法律服务,开辟知产服务新路径。同时,探索数据赋能新模式,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检察“1+N”数据模型建设,以数字革命赋能新时代法律监督。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