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绘就“护企兴商”新图景
文章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作者: 时间:2025-07-30 16:53:28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既是刀刃向内的深刻体制革命,也是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有力举措。作为湖南省“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试点城市,衡阳市正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改革担当,在这项关键领域破冰探路、创新实践。市委书记刘越高强调:“‘赋码护企’机制是衡阳在全国首创,要继续完善,做强自己的品牌。”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明确要求:“要承接好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试点工作,要完成好、创品牌、走在先。”
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系统谋划下,一套以“清单化明权责、数字化强监督、差异化优服务”为核心的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体系在衡阳加速构建,显著减轻了企业迎检负担,提升了执法透明度和精准度,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升级版”、赋能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厘清权责边界,实现“清单之外无检查”
治理涉企执法随意性、多头检查等顽疾,首要在于厘清“谁来查、查什么、何时查”的权力边界。衡阳市以编制和刚性执行“三张清单”为突破口,在湖南省率先打响了涉企行政检查的“确权明责”攻坚战。
“三张清单”廓清执法底数。衡阳市在湖南省率先系统清理编制并公布涉企行政执法主体、事项、年度检查计划“三张清单”。全市共确认公布行政执法主体807个,其中明确218家乡镇(街道)有行政检查权,彻底终结基层执法权责不明的历史;公布涉企行政检查事项3677项、年度检查计划1559项,覆盖市县乡三级执法领域。这张纵横到底的“权力清单”,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提供了刚性约束。
乡镇清单破题基层治理。针对乡镇(街道)涉企检查长期存在的标准不一、依据不清、随意性大的痛点,衡阳市勇于创新,于2025年3月20日率先在湖南省公布《乡镇(街道)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通用版)》。12个县市区随即据此制定并公布个性化清单,为基层执法人员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也为企业抵御不当检查提供了坚实盾牌。“清单的公布,标志着乡镇街道涉企检查告别‘模糊地带’,迈入规范化、透明化轨道。”衡阳市司法局局长杨安定说,此举不仅压实了基层治理责任,也打通了规范执法“最后一公里”。
“三张清单”的全面落地,构建起一张严密的制度之网,从根本上压缩了执法随意性空间,让“清单之外无检查”从承诺走向现实,为企业经营构筑起清晰稳定的法治预期。
“扫码入企”留痕,打造“阳光执法”新模式
科技是实现执法过程可溯、监督实时的利器。衡阳市强力推广应用“湖南省行政执法与行政执法监督一体化平台”,以数字化手段重塑涉企行政检查全流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扫码入企”实现全程留痕。衡阳严格规定,任何执法人员入企检查前,必须登录“湘易办”App,通过“扫码入企”或扫描“湖南营商码”进行登记报备。系统对检查主体、内容、方案等关键信息进行核验“赋码”后,检查方能启动。此举如同为每一次检查安装了“数字记录仪”,将执法行为置于阳光之下。截至6月30日,全市通过“湖南营商码”开展检查3252次,数字化监管已成常态。
平台贯通强化实时监督。衡阳市一体化平台的应用,实现了执法信息从计划、执行到结果的全链条线上归集与共享。市、县司法行政部门可实时在线监督执法行为合规性,对异常情况即时预警纠偏。平台运行以来,已提出优化整改意见170余条,有力促进了执法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同时,所有涉企执法问题线索均被录入司法部全国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平台,实现监督闭环管理,累计处理线索140条,其中25条移送纪委监委,形成强大震慑。
“两码融合”提升服务效能。针对原有衡阳“赋码”保护平台与省“湖南营商码”并行初期存在的衔接问题,衡阳市正积极推动省市两码数据互通共享,旨在彻底解决重复录入问题,进一步减轻执法部门与企业负担,提升“扫码入企”便捷性与生命力。
“数字化监管的核心在于透明与留痕。‘扫码入企’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倒逼执法规范、保护企业权益的刚性约束。”杨安定表示,数字赋能正让衡阳的涉企执法更规范、更透明、更可预期。
“信用+风险”分类,践行“无事不扰精准查”
衡阳市摒弃“一刀切”“大水漫灌”的传统监管方式,创新构建基于“信用+风险”的分级分类检查模式,推动监管资源配置从粗放走向精准,实现“对守法者无事不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
首创分级分类模式。依据《关于对重点企业实行分级分类行政检查的工作方案》,衡阳对全市5240家“四上”企业进行科学画像,综合发改部门信用评价与市场监管部门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将企业精准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
精准施策靶向发力。衡阳市对综合评价A级的284家优质企业,推行“企业自检+信用承诺”的非现场检查模式,最大程度实现“无事不扰”;对综合评价B级4108家企业,采取“非现场+现场”结合方式,确保每年仅入企现场检查一次,大幅降低合规成本;对风险相对较高的C级和D级企业,则在基础检查频次上适度、有针对性地增加监管力度,确保“管住风险”。杨安定在解读该模式时指出:“其精髓在于对诚信守法者‘无事不扰’,对潜在风险‘精准聚焦’,将有限执法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这是优化营商环境与坚守安全底线的双赢之道。”
链式服务护航发展。与差异化监管相呼应,衡阳创新推出重点产业链专项法律服务,建立“链长+链办+法务专班”工作机制。全市成立15个产业链法务专班,主动靠前服务,累计开展联系企业活动374次,提供免费“法治体检”279次,成功化解涉企矛盾纠纷386件。这种“监管+服务”的双轮驱动模式,将法治保障嵌入产业发展脉络,为企业提供了从预防到化解的全链条法律支持,有效提升了产业生态的法治韧性与竞争力。
差异化监管模式显著优化了监管资源配置效率,让守法企业心无旁骛谋发展,使监管力量更聚焦高风险领域,实现了执法效能与企业获得感的同步提升。
规范执法一小步,营商环境一大步。衡阳市以“三张清单”厘清权力边界,用“数字赋码”照亮执法全程,借“信用分类”实现精准监管,三力齐发,构建起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衡阳样板”。这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不仅大幅减轻了企业迎检负担,释放了经营主体活力,更重塑了“亲”“清”政商关系,擦亮了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一幅护企兴商、活力奔涌的崭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