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拒执”到“清偿”——慈利法院温情执结环卫工交通事故赔偿纠纷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柴泓刚 时间:2025-07-07 11:30:42湖南长安网讯(通讯员 柴泓刚)两万元、三万元、五万元……近日,张家界市慈利县人民法院案件调解室里,被执行人朱某的声音微微颤抖,一次次提高和解金额,却仍与申请执行人王某的预期有着不小差距。王某提出,若朱某能一次性付清,自己愿意适当降低赔偿数额。
达成执行和解困难重重。窗外阴沉的天空仿佛也在为这场因摩托车交通事故引发的赔偿纠纷而低叹。
2023年6月,环卫工人朱某结束一天的清扫工作后,骑着老旧摩托车因疏忽大意,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致使路人王某受伤。法院经审理判决,朱某需承担70%的赔偿款。判决生效后,朱某却心存侥幸,消极对抗执行,试图逃避责任。
满脸愁容的王某找到执行法官,诉说着自己的无奈:“老朱一直不赔偿,我现在治病都是借的钱。”
朱某为何拒不履行?带着疑问,法官与朱某取得了联系。朱某满脸无奈,反复强调自己收入微薄,仅能勉强维持生计,实在无力一次性支付巨额赔偿,希望能分期偿还。
与此同时,财产调查工作同步展开。经查询,朱某名下仅在农村有一破旧自建房外,别无所有。即便全部执行,与执行标的仍相差甚远。
执行陷入僵局,但再难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一方面,法官加大执行力度,多次上门对朱某释法明理,告知其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法律后果。面对朱某的顽固态度,为维护法律尊严,法院依法对其采取了司法拘留措施。在拘留所内,法官再次耐心劝说:“老朱,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老王因事故遭受痛苦,你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拒不执行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另一方面,法官意识到单靠强制执行难以从根本上化解矛盾,需要多方联动。于是积极联系朱某所在的村委会和工作单位环卫所,希望借助基层力量促成和解。
村委会主任是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辈,他带着调解员来到拘留所:“老朱,我们都是一个村的,出了这事要敢担当。老王受了重伤,你不赔偿,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法律文书不是一张废纸,早点解决,早点出来。”
环卫所负责人也找到朱某:“你在所里干了这么多年,大家都认可你。现在出了事,积极解决不仅是为自己,也是为了不影响单位声誉。所里会根据实际情况,尽力给你一些帮助。”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朱某的态度逐渐软化。回到调解室,在各方劝说下,双方针锋相对的情绪渐渐缓和,执行和解有了新的进展。
当和解金额接近王某预期,仅剩部分差距时,双方僵持不下。“都是乡里乡亲的,这差额我来协调一部分,咱们把这事了了。”村委会主任主动表态。
“不能让你为难,我再想想办法。”最终,在环卫所的帮助下,朱某当场筹措7万元现金,将赔偿款一次性付清。
“当初不该逃避责任,给老王造成这么大伤害,真是对不住。”朱某羞愧地向王某道歉。
和解协议签订时,窗外的天空不知何时已放晴。该起案件在多方协调下终于圆满执结。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