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政法故事

让虫蛀树苗强抽新枝

 文章来源:湖南法治报 作者:罗霞 时间:2025-07-04 16:31:48 

湖南省黎托戒毒康复所一大队教导员 卜希茜 口述

从警10余年,湖南省黎托戒毒康复所一大队教导员卜希茜见证并推动着戒治工作向康复帮扶转型。她荣立省戒毒管理局个人三等功一次,多次被评为全所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

卜希茜和孩子们一起宣传禁毒知识。

她以细致入微的洞察力,践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准戒治理念,用专业与信任为迷途少年筑起向阳而生的台阶。她说——

有些人,你很难忘记。譬如2024年春天,我在戒毒所认识的两个少年——小旭和小钟。

小旭是被“架”进来的,额头还缠着渗血的纱布。胳膊上10条刀疤,像10条虫子趴在皮肤上,刺眼得很。

他当时大声吼着:“放开我!让我烂死在外面算了!”那声音,又倔又绝望。可他转身时,口袋里掉出半张照片——是他和爷爷奶奶的合影,边角都磨毛了。

那一瞬间,我心里咯噔一下:这孩子,浑身是刺,心里头最软的地方,藏的却是对亲人的念想。这,也许就是打开他心门的那把钥匙。

同一天进来的小钟,更让人揪心。卫衣口袋里露出半截电子烟,头发乱得像枯草,眼神空洞,一点生气都没有。后来了解他的情况:中考298分、家庭矛盾激化、朋友诱导吸食,碰了那种含有害成分的电子烟。我们评估完,在“成瘾程度”栏沉重地写下了“三级”。

2024年,所里收了327个这样的孩子,大部分和小旭、小钟一样,根子上是家庭缺爱,身边又绕着带人下道的“朋友”。

他们像两棵被虫蛀得厉害的小树,根须缠着家庭的苦和坏朋友的泥。我们得蹲下身,一点一点,帮他们把那些烂泥刨开,把他们扶正往阳光里栽。

小旭的转变,是在一堂毒品认知教育课上开始的。大屏幕放着纪录片,一个吸毒的同龄人,瘦得皮包骨,抓着床单喊妈妈。

小旭突然一拳砸在桌子上。

“你说,真正的兄弟,会带你走这条路吗?”我把话筒递过去,他吼出来:“他们说吸了就不疼了!”

吼声里带着哭腔,他紧紧抓着话筒,声音低了下去:“我能给爷爷奶奶打个电话吗?想问问他们身体好不好,怕他们担心。”

那通电话是走向阳光的第一步。看他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体能老师就带着他压腿、跑圈、做康复训练。篮球场成了他驰骋的天地,一次比赛,他突破上篮时摔倒,爬起来居然笑着冲我喊:“卜教,看我这姿势帅不?”那一刻,我知道,阳光照进他心里了。

一次点评,当管教喊:“307宿舍小旭,被子叠得像豆腐块!”全所掌声响起,他耳朵根子都红透了。

有天下午,我看见他在洗衣房,用牙刷一遍遍刷被角。他对我说:“卜教,昨天我给奶奶打电话了,说我学会叠被子了,她夸我有出息呢……”

小钟这孩子,心思较重,突破口则在模拟法庭。

那次,他扮演“贩毒被告”。我突然问他:“假设这是真庭审,你想对妈妈说什么?”

他愣在那儿足足有十多分钟,突然蹲在地上,哭了。

那是他进所后第一次在人前掉眼泪。后来在沙盘游戏课上,他摆了个小房子和一棵树。他说:“小时候,爷爷总在树下给我讲故事。后来爸妈离婚了,树就被砍了……”声音轻轻,听得人心里发酸。

我们发现他对数字敏感,在毒品认知课上,那些药品成分类别,他记得又快又准,于是就让他负责大家的学习、生活物资统计。他干得特别认真,甚至有点较真。有次查账,他指着账册说:“不对,这里差了两支记号笔!”那样子,像在解一道必须满分的数学题。

我们也鼓励他参加中国鼓兴趣班。第一次接过鼓槌时,他手都在抖。可当鼓点“咚咚咚”地敲起来,他突然就稳了。后来他说,那声音像小时候爷爷修拖拉机的动静……渐渐地,他不仅能跟上葫芦丝的旋律,嘴角还会随着音乐,微微上扬。

最曲折也最振奋的,是小钟的单招考试。3月份一个雨天,他把某高校的单招考试申请交给我:“老师,我想试试。”

我真心希望他能走出去。手续批下来,送他出去考试。回来那天,感觉腰杆都挺直了些。录取通知书送到所里那天,整个队的人都围过来祝贺他!他手指颤抖着,过通知书上的字。

那情景,让我想起自己当年第一次戴上警号时的激动。给他作出所评估时,我郑重写下:“该康复人员已建立完整戒毒认知体系,社会功能恢复良好。”

前两天所里开研判会,大家望着收治中心挂着的锦旗。有人说:“咱们多费点心思,这些孩子就多一分希望。”此刻,我想起小旭那方方正正的“豆腐块”,想起小钟敲鼓时专注的眼神,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自2012年穿上这身藏蓝制服,从监狱到戒毒所的十年间,我见证了场所从单一强制隔离向戒毒康复的转型。当900张稚嫩面孔在矫治档案里微笑,当对青少年的戒治帮扶转化为锦旗上的鎏金字迹,我终于懂得:所谓精准戒治,不过是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耐心,在家庭缺位的裂缝里种下信任的种子,在朋辈诱导的泥沼上搭起走出迷雾的台阶。

现在的小旭,出所后跟着爸爸在广州货站搬货。上个月通电话,他说:“卜教,现在扛起货物,感觉就像扛起了日子!”小钟呢,在大学校园里,清晨跑步,梧桐叶落在他肩头,像是给新生的翅膀缀上了金箔。他在宿舍窗台上种了盆向日葵,嫩芽顶破壳那天,他给我发消息:“卜教,看着它,就像看见我自己。”

他们让我更坚信:戒治院里的春天,也许来得晚些。但只要有人愿意俯下身,帮他们刨开板结的泥土,用专业知识做养料,用陪伴守望当雨露,每一棵曾被虫蛀的树苗,都能在岁月里,倔强地抽出新枝。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