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法院:司法创新为县域营商环境注入法治动能
文章来源:湖南长安网 作者:胡敏刚 时间:2025-09-10 17:06:44湖南长安网讯(通讯员 胡敏刚)金秋时节,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经济开发区内生机盎然。某环保公司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不绝,工人们正紧锣密鼓赶制紧急订单。很难想象,半年前这家企业还因股权纠纷陷入停产困境,近百名工人面临失业风险。
“多亏法院高效调解,既化解了纠纷,更保住了企业生路!”该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企业“重生”的关键。这一转变,正是汝城县人民法院立足司法职能、创新服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
机制创新破困局 精准平衡保活力
“若简单判决股东全额补缴出资,将大幅加重股东负担;若不予追缴,债权人合法权益又难以保障。”谈及去年审理的一起企业破产案件,汝城法院民事庭庭长何波纲仍记忆犹新。
该案中,涉事公司4名股东认缴的428万元注册资本均未实缴,且公司已无财产可供清偿债务。为破解“判则伤企、不判损权”的困境,汝城法院创新采用“比例追缴”模式,支持管理人仅要求股东按持股比例补足与破产债务相当的28万元出资,既精准界定股东责任,又避免“小病大治”影响市场主体活力。
针对企业“无钱起诉”的难题,法院同步创新“缓交诉讼费”机制。“当时公司账户已分文不剩,若没有法院准许缓交诉讼费,这案子根本立不了。”案件管理人的话语,道出了该机制对企业的“及时雨”作用。
多元解纷降成本 高效执行护权益
“原以为要打持久战,没想到不打官司就解决了问题!”某建设公司负责人的欣喜,源于法院多元解纷机制的高效运转。此前,该公司与合作伙伴因工程款结算产生纠纷,法官主动介入组织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与经济成本。
为切实减轻企业诉讼负担,汝城法院专门开辟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建立“速裁+调解”双轨处理模式。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该院通过多元解纷机制处理的涉企案件,调撤率达42.05%,有效减少企业诉累。
在执行环节,该院大坪法庭与执行局联动建立“绿色执行通道”,对涉企执行案件优先立案、快速推进。仅2024年,就为中小微企业强制执行收回欠款2782万元,执行到位率达59.39%,切实将“纸上权益”转化为“真金白银”。
延伸服务筑防线 源头治理促长效
“法院送法上门太及时了,帮我们提前规避了不少法律风险!”某房地产公司负责人的称赞,源于法院“司法服务向前一步”的举措。此前,该公司因一起物业管理纠纷诉至法院,汝城法院不仅依法作出公正判决,更通过“判后回访”,帮助消除了小区内多起类似矛盾隐患,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近年来,汝城法院联合县工商联常态化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2024年以来,已为62家企业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服务,协助整改法律风险点137个,从源头帮助企业防范经营风险。同时,该院建立“判后回访”制度,跟踪案件协议履行情况,确保纠纷真正“案结事了”,为企业发展营造稳定法治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汝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彭忠光表示,“我们将始终坚持‘如我在诉’理念,持续创新司法服务方式,以更实举措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如今,在汝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成效持续显现,法院以司法创新为笔,不断滋养企业成长沃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