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湖南法学

湖南浏阳:法治融入非遗,科技赋能普法

 文章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作者: 时间:2025-09-11 15:39:28 

近日,在湖南省浏阳市大瑶镇杨花村宪法广场上,获评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大赛一等奖的普法花鼓戏《新打铜锣》引来阵阵掌声。这部融合法治文化与传统花鼓戏的普法作品,已在浏阳乡村巡演30余场,成为浏阳法治文化新IP。

《新打铜锣》延续老版花鼓戏《打铜锣》风格,塑造了普法宣传员“蔡九哥”、养殖大户“林十娘”等角色,前期围绕推进“河长制”,解决浏阳河沿线畜禽养殖污染问题展开,后期融入法治元素,引导和鼓励村民依法依规养殖家禽家畜,让观众在欣赏花鼓戏的同时学习法律知识。

现代法治元素融入传统文化艺术

“八五”普法期间,浏阳还创作了《平安是福》《山路弯弯山路长》等普法花鼓戏,将法治理念融入传统剧目,赋予传统艺术新的生命力。这些作品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成为了传播法治文化的重要载体。

除了花鼓戏,浏阳还将法治元素融入菊花石雕、皮影戏、剪纸等非遗项目,推出菊花石雕作品《法韵菊华》,创作普法皮影戏系列短视频,开办法治主题剪纸展,把法律条文变得“有滋有味”。

“菊花石雕作品《法韵菊华》将法律条文与菊花的形态相结合,寓意着法治之花在浏阳绽放。”浏阳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作品不仅是对非遗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对法治文化的生动体现和创新推广,获评湖南省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治文化作品征集大赛一等奖。

同时,浏阳还将法治元素融入地方文化生活,先后举办禁毒专场焰火秀、“全民反诈,你最出彩”彩虹跑、“百里画廊浏阳河”网络猜谜大赛等趣味普法活动,共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有效提高了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科技赋能营造沉浸式普法体验

除了依托传统艺术形式开展普法外,浏阳市还积极运用现代科技开展AR普法,打造了全省首个“浏阳市云上网络普法宣传教育阵地”。市民只需用手机扫描相关图案,就能看到生动的法治场景和法律知识讲解。这种新颖的普法方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有效提高了普法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取得了良好的普法效果。

此外,浏阳市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展精准普法。其中,反诈民警“朱朱警官”通过幽默风趣的短视频,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法律知识,深受网友喜爱,其自媒体账号全网粉丝超1200万,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超1亿次,不仅是浏阳开展反诈宣传的重要平台,更成为法治文化新IP。

据统计,“八五”普法期间,浏阳打造农村法治广场(公园)16个、主题长廊28个、法治文化墙350处、普法宣传窗2000余个,禁毒主题阵地及教育基地年接待学生3万余人次,创作普法文艺作品百余部,新媒体矩阵影响力大幅提升,其中,“法治剧本杀”让2000余名群众解锁了沉浸式学法新体验。

从花鼓戏说法到AR普法,浏阳的法治文化新IP不断涌现,让法治宣传变得生动有趣、深入人心。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法治浏阳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