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市州聚焦

娄底中院:15年的兑地协议纠纷,这样“调”!

 文章来源:娄底中院 作者: 时间:2025-09-12 15:34:53 

一场因宅基地兑换引发的邻里纠纷,纠缠了双方当事人整整15年,昔日和睦的邻居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近日,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基层法院、当地调解组织等,让这起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终于得以圆满解决。

一纸协议埋隐患,15年纠葛伤邻里

事情追溯到2010年。当时,谢某夫妇因建造新屋,需占用邻居廖某夫妇的一部分土地,双方于2010年签订《建房兑地协议》,2020年签订《建房兑地的补充协议》,均约定由谢某夫妇拆除其老屋,并将老屋所在地块交付给廖某夫妇作为补偿。

然而,协议签订后,谢家的新楼拔地而起,但老屋却迟迟未按约定拆除。廖某夫妇从2021年开始,从确认之诉到变更之诉,决心要争回这口气。15年来,两家人虽比邻而居,却因这“一诺未践”而关系极度恶化,当地村委、办事处曾多次介入调解,均因双方分歧过大未能成功。

案情陷入两难境,传统判决案难结

案件上诉至娄底中院后,承办法官仔细审阅卷宗,发现廖某夫妇诉讼请求最终目的是收回地块用于自家建房。

经向当地自然资源局咨询,了解到自2010年协议签订以来,当地的宅基地管理政策已发生重大变化。涉案地块被纳入规划控制区域,廖某夫妇即便拿到地,也无法办理宅基地审批手续,建房目的无法实现。此外,涉案老屋中目前还居住着谢某的年迈父亲,若强行拆除,不仅会侵害案外人的合法权益,还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

多元调解寻破局,多方协力促双赢

承办法官认为,案件法律关系清楚,若简单就案办案并不能解决根本矛盾。遂带领法官助理、书记员多次到现场勘查,通过电话沟通等方式进行调解,尽管一度陷入僵局,但前期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双方的沟通意愿。

2025年9月4日,娄底中院民四庭庭长杨文模带领合议庭成员,前往当地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邀请一审法院法官,与办事处矛盾调解中心以及村“两委”相关人员组织双方调解。采用“面对面”与“背靠背”相结合的方式,释法明理,倾听双方诉求。针对“拆哪里、拆多少”的核心争议问题,联合调解组反复斟酌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案,引导双方缩小异议范围。

握手言和签新约,15年积怨终得消

经过多轮疏导与协商,双方最终达成解决纠纷的一揽子协议:自愿解除《建房兑地协议》及《建房兑地的补充协议》,将涉案地块恢复原状,谢某夫妇一次性支付相应赔偿款。

笔尖落下,压在双方心头15年的巨石终于被移开。

廖某夫妇激动地说:“这几年因为这个事情,头发都白了,没有一天不操心,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DSC_3402-2.jpg

谢某夫妇特意来到娄底中院,送来锦旗,表达感激:“这些年我们被这桩纠纷压得喘不过气,连新屋的门面生意都做不下去。现在好了,可以安心啦。”

这场历时15年的邻里兑地拉锯战,终于在司法的温情与智慧下画上了句号。案件的成功调解,是娄底中院坚持“四层五环节”调解机制的又一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的工作成效。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