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中院:15年的兑地协议纠纷,这样“调”!
文章来源:娄底中院 作者: 时间:2025-09-12 15:34:53一场因宅基地兑换引发的邻里纠纷,纠缠了双方当事人整整15年,昔日和睦的邻居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近日,娄底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基层法院、当地调解组织等,让这起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终于得以圆满解决。
一纸协议埋隐患,15年纠葛伤邻里
事情追溯到2010年。当时,谢某夫妇因建造新屋,需占用邻居廖某夫妇的一部分土地,双方于2010年签订《建房兑地协议》,2020年签订《建房兑地的补充协议》,均约定由谢某夫妇拆除其老屋,并将老屋所在地块交付给廖某夫妇作为补偿。
然而,协议签订后,谢家的新楼拔地而起,但老屋却迟迟未按约定拆除。廖某夫妇从2021年开始,从确认之诉到变更之诉,决心要争回这口气。15年来,两家人虽比邻而居,却因这“一诺未践”而关系极度恶化,当地村委、办事处曾多次介入调解,均因双方分歧过大未能成功。
案情陷入两难境,传统判决案难结
案件上诉至娄底中院后,承办法官仔细审阅卷宗,发现廖某夫妇诉讼请求最终目的是收回地块用于自家建房。
经向当地自然资源局咨询,了解到自2010年协议签订以来,当地的宅基地管理政策已发生重大变化。涉案地块被纳入规划控制区域,廖某夫妇即便拿到地,也无法办理宅基地审批手续,建房目的无法实现。此外,涉案老屋中目前还居住着谢某的年迈父亲,若强行拆除,不仅会侵害案外人的合法权益,还可能进一步激化矛盾。
多元调解寻破局,多方协力促双赢
承办法官认为,案件法律关系清楚,若简单就案办案并不能解决根本矛盾。遂带领法官助理、书记员多次到现场勘查,通过电话沟通等方式进行调解,尽管一度陷入僵局,但前期工作极大地增强了双方的沟通意愿。
2025年9月4日,娄底中院民四庭庭长杨文模带领合议庭成员,前往当地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邀请一审法院法官,与办事处矛盾调解中心以及村“两委”相关人员组织双方调解。采用“面对面”与“背靠背”相结合的方式,释法明理,倾听双方诉求。针对“拆哪里、拆多少”的核心争议问题,联合调解组反复斟酌可行性及合理性方案,引导双方缩小异议范围。
握手言和签新约,15年积怨终得消
经过多轮疏导与协商,双方最终达成解决纠纷的一揽子协议:自愿解除《建房兑地协议》及《建房兑地的补充协议》,将涉案地块恢复原状,谢某夫妇一次性支付相应赔偿款。
笔尖落下,压在双方心头15年的巨石终于被移开。
廖某夫妇激动地说:“这几年因为这个事情,头发都白了,没有一天不操心,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谢某夫妇特意来到娄底中院,送来锦旗,表达感激:“这些年我们被这桩纠纷压得喘不过气,连新屋的门面生意都做不下去。现在好了,可以安心啦。”
这场历时15年的邻里兑地拉锯战,终于在司法的温情与智慧下画上了句号。案件的成功调解,是娄底中院坚持“四层五环节”调解机制的又一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的工作成效。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