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沐法韵 善治在莲城 湘潭市深化“八大工程”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纪实
文章来源:湖南法治报 作者: 时间:2025-09-12 15:42:37湘江奔流,泽润莲城。在伟人故里湘潭的红色热土上,全市政法系统正以深化“八大工程”为总抓手,用心用情描绘平安和谐、崇法善治的崭新画卷。近年来,全市刑事警情年均降幅超28%,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3年稳居全省前列。
亮眼的“平安答卷”背后,是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是温暖人心的民生故事,是精细治理的生动实践,更蕴藏着湘潭政法工作现代化的深层密码。
政治引领
锻造新时代政法铁军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湘潭市政法系统以“规范建设提标年、能力建设提质年、作风建设提效年”活动为抓手,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代政法铁军。
铸魂固本,把稳忠诚之舵。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落实“第一议题”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坚持党委书记给政法系统讲党课、纪委书记作廉政报告,市委派常委出席指导政法单位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出台《政治轮训实施办法》,实现政法领导干部和年轻干警政治轮训全覆盖。
淬火砺剑,提升履职之能。梳理编制《市委政法委依照“三定”履职清单》;依托“政法大讲堂”邀请国家、省级专家授课,常态化开展技能竞赛实战练兵,累计培育省级专家能手26人,多名干警在业务竞赛中脱颖而出;固化“上挂下派”“跟班学习”机制,70名干部在重大任务和基层一线淬炼成长。
刮骨疗毒,绷紧纪律之弦。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纵深推进多项专项整治,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常态开展案件评查讲评,彰显湘潭政法系统以公开促规范、以反思促提升的坚定决心。
法治护航
厚植一流营商环境沃土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湘潭,这不仅是响亮的口号,更是扎实的行动。从助力“民营超市第一股”步步高股份成功化解近200亿元债务危机,到政法系统出台一系列精准“暖企”举措,法治正成为滋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沃土。
系列安商护企组合拳,勾勒出湘潭政法系统法治护航的生动实践——
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推进“三高四新·法治护航”三年行动湘潭方案,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40条举措》,企业家更加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发展;与市工商联建立联席会议机制,与市优商中心建立涉企问题线索联动核查机制,凝聚各方力量,推动问题解决。去年以来,办理企业意见建议89条,核查重大涉企问题线索5件,赢得企业广泛认可。
法院系统在全省率先构建“执清融合”工作机制,有效清理执行积案,打通僵尸企业退出通道。创新推行涉企执行“白名单”制度。今年以来,审结涉企民事案件6401件,其中调解撤诉2890件,以“司法柔性解纷”为企业卸下诉累。
检察系统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对2022年以来28件异地涉企执法案件逐案逐人核查,专项评查2024年全市已办结涉企案件101件,以监督守护法治清明。
公安系统依法严厉打击合同诈骗、制假售假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常态组织开展企业周边治安秩序集中整治,不断提升企业周边见警率和管事率。
司法系统推行行政执法“赋码访企”机制,建立全省首个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提供“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专利纠纷行政裁决结案率100%。
法治阳光普照,湘潭营商环境活力迸发、市场主体预期更稳、高质量发展底气更足。
良法善治
激活基层治理“源头活水”
平安,是群众之盼、发展之基。今年1月—8月,湘潭市刑事立案、行政受案同比分别下降17.22%和19.01%,这不仅是一份亮眼的“平安成绩单”,更是法治力量在基层深植厚培的回响。
如何答好“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时代考题?湘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曾经矛盾多发、环境杂乱的湘潭县易俗河镇云龙山庄小区,如今蝶变为居民自豪的“共同治”典范。发动“银发力量”、召集行家里手推进“里手治理”,小区实现了从“无人管”到“齐心治”的转变,成为党建引领基层微治理的生动样板。湘潭深入开展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性经验发现、培育、遴选、推广工作,婚恋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知识产权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等创新项目正开花结果,新时代“枫桥经验”湘潭模式取得有益探索。
基层治理,贵在源头防范、实质解决。出台《全面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实施方案》,广泛发动全市政法干警、网格员、调解员等力量,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定分止争,上半年累计化解纠纷近1.7万件,其中重点矛盾93件,极端案事件“零发生”,切实做到防范在先、化解在早。
综治中心是基层治理的“枢纽站”。全市5个县级综治中心均规范化实战化运行。以雨湖区综治中心为例,整合法律咨询、矛盾调处、信访接待等功能,实行“常驻+轮驻+随驻”机制,打造“一窗受理、多元联动”模式,上半年实现警情、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三下降”和结案率、化解率“两提升”。
打击犯罪,湘潭政法系统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摧毁涉恶犯罪集团1个,破案39起;电诈发案同比下降8.3%,打防绩效全省前列;外流贩毒数量持续保持全省最低。
治理之道,重在实绩,成于民心。治理成效如何,最终要看百姓是否满意。从数据下降到体验提升,从机制创新到人心温暖,法治正以其刚柔并济的力量,持续滋养着基层治理生态,让平安湘潭可知可感、可触可及。
创新驱动
谱写法治建设新篇章
在湘潭市政务服务中心,《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清单》清晰列明听证、专家论证、合法性审查等要求。湘潭通过出台系列制度机制,切实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努力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地方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风险难题》被中央依法治国办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创新的步子,总在服务民生处迈得更大。湘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在全省率先设立青年创业就业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全国首个中非经贸仲裁院——去年,一家湘潭企业与坦桑尼亚客商因货款纠纷申请仲裁,仲裁员中英双语开庭,30天敲定结果,双方心服口服。
法治的种子,要在文化土壤里生根。“毛主席在韶山开展农民运动时,就用‘分田契’让老百姓懂法、信法……”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内,“我的韶山行”法治思政课上,学生们通过情景剧演绎《井冈山土地法》,用VR技术“穿越”到1927年农讲所,红色基因与法治精神交融。全市还开展“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300余场,“法律明白人”讲座覆盖15万余人次,法治信仰正融入莲城百姓日常生活。
积极探索,让湘潭法治创新成果丰硕:成立全国首个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司法协作基地,试点开展检察官助理分阶段培养,构建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生态链,大力推进涉案财物跨部门集中管理改革……一项项制度创新落地生根,一批批改革经验获国、省推介,法治日益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鲜明标识。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关键一年。湘潭市政法系统正以坚实步伐,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忠诚与智慧筑牢安全屏障,以创新与实干激发治理效能,让法治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湘潭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注入澎湃政法力量!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