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红法相融” 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
文章来源:中国日报网 作者: 时间:2025-09-01 15:57:23在湘西北的青山绿水间,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正书写着一幅以红色为底、法治为笔的乡村治理新画卷。这里是贺龙元帅的故乡,也是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近年来,该乡创新探索“红色资源+法治文化”融合治理模式,走出一条“红法相融、治理有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以红铸魂,构建治理共同体的文化根基
作为贺龙元帅的故乡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洪家关白族乡承载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和法治实践遗产。面对红色资源富集但治理动能不足的现实困境,该乡通过对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等法治传统的系统梳理与活化利用,将法治元素有机嵌入红色文化叙事。
洪家关村以“红军桥—贺龙纪念馆—红色文化产业园”为主线,构建沉浸式红色法治教育环线,通过主题雕塑、现实题材戏剧等多种形式,使法治精神变得可感知、可理解。
小埠头村则依托“葫芦壳大捷”战斗遗址建设集法治文化、国防教育、廉政教育于一体的红色法治文化公园,并创编柳子戏等非遗作品,实现“德法共育、文化润村”,有效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认同和法治观念。
多元协同,创新治理机制激发参与活力
“红法相融”不仅体现在文化层面,更延伸至制度创新与组织建设。洪家关乡坚持党建引领,传承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做个好党员十条标准”,充分发挥老党员、退役军人、革命后代的示范带动作用。
同时,该乡广泛培育“法律明白人”和“学法用法示范户”,完善“一约五会”治理架构,创新推行积分制管理,实施“湘妹子能量家园”等项目,有效激发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内生动力。
洪家关司法所作为前沿阵地,构建“矛盾纠纷三级调解、信访维稳两级负责、部门责任一体化”工作体系,通过精准普法和跨区域法律援助,切实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
实效导向,治理效能转化为发展动能
“红法相融”治理模式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乡村治理水平和民生福祉。洪家关村获评“全国红色美丽村庄”,人居环境与法治意识同步提升;小埠头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村集体经济显著壮大,乡风文明持续向好;洪家关司法所荣获“全国先进司法所”“全国模范司法所”称号,通过数起跨省维权案例坚定基层法治信仰。治理优化的成效进一步转化为发展动能,“红色+旅游”“红色+体育”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实现了文化资源向经济动能的有效转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活力。
洪家关白族乡的实践表明,红色是底色,法治是根基。通过红色基因与法治精神深度融合、党建引领与多元共治协同发力,老区乡村焕发出新的治理活力。这一创新探索不仅为革命老区振兴提供了“桑植样本”,也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