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糊涂账”算清了
文章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 时间:2025-09-09 10:15:13“没想到真拿回了辛苦钱,感谢法官帮我把这笔‘糊涂账’算清楚,心里憋着的那口气总算顺了!”三湖镇村民王某一手拿着刚收到的工程款,一手紧紧握着湖南省衡阳县人民法院洪市人民法庭法官邹并的手,激动地连声道谢。
一场僵持了3年的农村自建房装饰装修合同纠纷,在邹并历经7个多小时的现场勘察、核算与耐心调解下,从“针锋相对”到“当场兑现”。
时间回到3年前,出于乡邻之间的情谊和信任,村民申某将自家新房的装修工程交给了同村的王某。但双方既未签订书面合同,也未明确约定工程计价标准及费用,这为日后的纷争埋下隐患……
“那你说装修费到底按多少算?”王某的声音透着焦急与委屈。
“就你这样的装修质量,还敢找我要装修费?我还没找你赔钱呢!你看这瓷砖都脱落了……”申某指着墙面,气不打一处来。
3年来,因装修细节的反复争执,让昔日和睦的邻里关系变得剑拔弩张,信任的裂痕越拉越大。理不清的“烂账”,成了两人共同的“心病”。
如何解开这个缠绕3年的“死结”?
邹并没有选择“坐堂断案”,而是决定把法庭“搬”到争议的源头现场办案,他带着卷尺、施工图纸和计算器,顶着烈日走进申某那栋装修完毕却矛盾重重的新房。为找准症结,邹并从一楼到四楼逐项勘查、核对。
厘清案件事实后,邹并决定先采取“背对背”的方式进行沟通调解。
“邹法官,我在乎的是质量,总不能花冤枉钱吧?”在申某家堂屋,邹并耐心倾听申某对工程质量的不满和担忧。
“我活都干完了,拿不到钱,没道理啊!”屋外石凳旁,他认真记录王某作为施工方在材料、人工上的投入成本。
“你们看这样行不行?”邹并将现场勘查核算结果摆在桌上,逐项解释工程量认定和费用计算的依据。对争议最大的瓷砖脱落问题,提出了一个折中的维修估算方案。
“调解方便当事人省时省力省钱。若走诉讼程序,耗时耗力不说,鉴定费用可能远超争议金额。”眼见双方态度有所松动,但对具体赔偿金额仍有不同意见,邹并邀请村干部加入调解,大家结合本地市场行情和乡规民约进行劝说。
“老王,这个修补费按法官说的算,不亏!”
“老申,拖了这么久,该给的钱今天给了,心里也踏实。”
夜幕降临,夏夜的凉风吹散了午后的燥热,也吹散了当事人心中的阴霾。在法官和乡亲们的见证下,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这场长达7个半小时的调解终于接近尾声,申某当场支付全额工程款。石桌旁,曾经争得面红耳赤的申某和王某握手言和,掌心的温度融化了先前的隔阂。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