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之花幸福绽放 ——宁乡市回龙铺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文章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02 09:55:57一条狭窄的村道,一堵越界的围墙,两户对峙的乡邻。
在宁乡市回龙铺镇丰收村二组,这个难解的矛盾纠纷已困扰当地村民多年。今年夏天,一缕“文明新风”拂过,将其悄然化解。
这源于去年9月开始,回龙铺镇创新推行的“和美回龙”基层治理新模式。该模式以党员“三亮三比”行动推进片组邻“三长制”工作体系为基础,成立“和美回龙”理事会,创立“和美回龙”公益协会,开展《和美回龙文明公约》纪实工作,三措并举汇聚共治力量,气象为之一新,为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探索了新路径。
十年纠纷,一朝化解
围墙之争,起源于十余年前。
万辉(化名)经营着一家葡萄园。不少客人驾车游玩时,在组道被围墙刮擦。这道墙,正是张峰(化名)家所建。
张峰的房子紧邻组道,建于上世纪90年代,有了围墙后组道不足3米。当年车少,影响尚未显现,近年来,家家户户有了私家车,围墙对交通的影响日渐严重。
万辉等村民要求后移围墙,张峰家人反对。今年年初,双方矛盾升级,差点大打出手。
事至攸关,不得不解!彼时,回龙铺镇选出“和美回龙”理事会成员,调解经验极为丰富的老党员万秀连被推举为丰收村理事会副理事长。上任后,她下定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
她先是说服张峰家人,同意将围墙后移,费用大家一起想办法。随后,万秀连找到受益的8户乡邻,反复上门做工作,分析利弊。
有人劝她:“这事不好搞,你都退休了,何必惹自己身上?”
万秀连回复:“我工作退休了,党员身份却没有退休。”
凭借着这股韧劲,万秀连终于说服8户人家集资6000多元。围墙后移后,组道从2.9米拓宽到3.5米,双方矛盾迎刃而解。
回龙铺镇实行“和美回龙”理事会制度,成立了矛盾调解、政策宣传、乡村建设、移风易俗、爱心服务五个工作小组,集中村(社区)“三长”、退休干部、退职村干部等关键力量,集体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三长制”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网络,确保了治理范围的广覆盖;而“和美回龙”理事会则是聚焦难点、凸显专业、深化引领的治理力量,确保了治理效能的深挖掘。
两者共同构成了回龙铺镇“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层层深入、精准施策”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年来,丰收村宁韶高速拆迁遗留问题、金玉村征收款分配纠纷、侯旨亭社区山林土地争议等一大批信访“老大难”问题陆续解决。今年1-8月全镇12345热线工单236件,回访满意率99.5%,解决率94.9%,工单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解决率同比上升3.7%。
小善大爱,润泽桑梓
8月22日,宁乡市回龙铺镇公益协会以“金榜题名·筑梦未来”为主题,启幕奖学助学活动。
“曾以为大学是遥不可及的梦,是你们让我看见了光!”收到励志奖学金后,廖又名(化名)红了眼眶。他的母亲因脑溢血丧失自理能力,这份助学关怀,恰似一场“及时雨”,为他的求学路扫去阴霾。
去年11月,回龙铺镇探索成立了宁乡市第一个党委政府引导的公益协会,吸纳了300余名本土乡贤及企业家。
9个多月来,协会收到善款50多万元。聚焦特殊群体,开展“暖心慰问”行动;深化教育帮扶,推进“树人行动”;推动科普教育,建设新华育才实验室;开展“走进大学”研学活动,举办“笔润心田”征文大赛……
协会会员不仅是捐资出力的爱心人士,更是基层治理的“隐形”骨干。他们人熟、地熟、有威望,能第一时间感知群众需求,凭借社会影响力解决群众诉求。
另一方面,协会组织的各类慈善活动,让“助人为乐、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从口号变为行动,一场场生动的德育课如春风化雨般,为推行移风易俗、共建和美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明公约,春风化雨
家有良田沃土,栏舍鸡鸭成群,生活在农村,吃穿自是不愁。不少村民却觉得日子并不宽裕:“每到年初,就得先盘点全年人情账,至少要留足2万元。”
从红白喜事、老人寿诞,到三朝周岁、36岁生日、乔迁、升学,宴请名目越来越多。
如何破解人情债?该镇推出《和美回龙文明公约》,建立移风易俗等十个方面的正负面清单,设立村民文明纪实档案。
有了“公约”,谁来牵头推广?回龙铺镇找出了好路径。刘新武是该镇离退休总支书记、镇爱晚老年学校校长,也是金旺村的邻长。他巧妙地将银发课堂转化为培育新风的“主阵地”,让385名学员成为倡树新风的“生力军”:“只要老人的思想转变过来了,大多数家庭都会尊重长辈的想法。”
“最近我们排练的花鼓小调《十唱和美回龙》,句句是金句。”戏曲班学员周芬(化名)说,学校经常带着大家去田间地头唱戏宣传,广受乡邻好评。
离退休总支的老同志们走村入户开展宣讲74场次,村(社区)积极配合,组长邻长踊跃参与。
成效看得见摸得着。刘新武以身作则,不办寿宴,省下8000元捐给贫困学生做学费;老年大学学员潘进才母亲去世时,灵堂不设拱门、不放炮、不做预备餐;侯旨亭社区彭清明老人九十大寿不做酒不受情,儿女共聚为父亲庆祝……
今年以来,全镇红白喜事等酒席减少了近200场,每堂至少能为群众节省5万元。其中,沿河村五组、六组、七组已形成红白喜事不收人情的良好风尚。
回龙铺镇根据“文明公约”制定了《和美回龙文明公约正负面清单》,村民遵守和违反清单的情况都如实记入《村居民家庭文明纪实档案》。
遵守“红白喜事简单办”“热心奉献文明共建”等条款的,纳入正面清单并公示表扬,在村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项目等方面优先考虑和支持;有“破坏公共环境”“超标办宴席”等行为的,列入负面清单并及时劝导纠正。文明纪实档案在入党、参选村干部、当兵入伍、“两代表一委员”政审考察等方面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实践证明,回龙铺镇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理事会解难题、公益协会聚爱心、文明公约树新风”的三维路径,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为新时代乡村治理提供了务实而有效的“回龙铺模式”。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