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市州聚焦

湘乡市泉塘村:法治筑基,绘就善治新画卷

 文章来源:湘潭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02 16:24:45 

在“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的进程中,“法治”正日益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坚实底盘。

“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湘乡市泉塘镇泉塘村,是一个以法治为笔、以民意为墨,正精心描绘新时代乡村善治新画卷的村庄。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法治融入、民主协商、产业驱动、共建共享,探索出一条以法治思维破难题、以法治方式促发展的新路径,绘就了一幅治理有效、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乡村善治新画卷。

党建主轴强根基 引领法治促和谐

泉塘村创新构建“镇党委—村党总支—村党小组—网格党支部—党员先锋岗”五级联动组织架构,将党的领导贯穿法治乡村建设始终。

党总支定规划,党小组包片宣讲摸排,网格党支部下沉服务普法,党员先锋岗亮身份、作表率——这一深度融合党组织体系与治理网格的创新模式,将党的组织优势高效转化为治理效能。依托该体系,土地流转、环境整治等易发矛盾领域实现了“零征收纠纷、零补偿争议、零矛盾上交”的“三零”和谐局面。党员成为法治宣传的“播种机”、矛盾化解的“灭火器”,有效提升了村民法治意识,筑牢了党组织在法治乡村建设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和公信力。

文化浸润润无声 法治新风入万家

告别单一枯燥的传统普法模式,泉塘村精心打造了“一园一校两广场”立体法治文化阵地,让法治文化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

走进文化公园,法治标语巧妙地融入景观小品,引得村民驻足品读。每天傍晚,村民李奶奶都会带着孙子来这里散步。“你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奶奶现在懂啦!以前只知道要听话,现在知道还要懂法,不吃亏。”她指着宪法誓词碑,笑着对懵懂的孙子讲起简单的法律道理。

村法治教育学校定期邀请法官、律师等专家,围绕村民关心的土地、环保、反诈等主题开讲法治课;两处法治文化广场则常态化举办法治文艺汇演、法律咨询、以案释法讲座,让法治元素融入节庆和日常生活。这种集“休闲、学习、活动、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使法治宣传实现了生活化、场景化、常态化。

“饭后逛公园学法、农闲去广场听讲、有事进学校咨询”已成为泉塘村民的新风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蔚然成风。

议事积分激活力 自治法治相融合

治理有效,核心在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泉塘村创新推出“议事堂+积分制”模式,让村民从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受益者”。

“议事堂”是村民自治的核心平台,谁家有难事、村里有大事,都可以在这里说道说道。不久前,村民张某家的稻田因灌溉问题与邻居争执不下。在议事堂,村干部、老党员、“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围坐一堂,摆事实、讲道理、析法条。最终,双方心平气和地达成了公平的用水协议,一场可能升级的邻里矛盾就地化解。村支书罗立军告诉我们,“议事堂”严格按“四议两公开”程序,组织村民代表、法律顾问等对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民主协商、依法决策,确保公平透明。

“积分制”则是调动参与热情的“妙招”。积极参与环境整治、主动调解邻里纠纷、认真履行村规民约、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村民的每一次正能量行动,都能获得相应积分。这一创新将法治要求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行为规范和激励动力,极大激发了村民参与治理、学习法律、遵守村规的主动性和荣誉感,“争积分、比守法”成为新潮流。

法治护航兴产业 共享发展新成果

法治不仅是治理的基石,更是发展的“护航舰”。泉塘村引入专业法律顾问,法律顾问全程参与“莲鱼共养”、白玉丝瓜基地、农家乐等村集体产业项目合作谈判、合同起草审查,有效防范风险,保障合作依法合规。如在涟水双泉茶叶公司的“公司+基地+脱贫户”模式中,通过规范的法律合同,刚性保障了脱贫户的土地流转收益、务工收入和分红权益,确保每年收益增长承诺依法兑现,共享发展红利。法治保障下的特色产业稳健发展,有效盘活资源,显著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优化了营商环境,吸引10余家优质企业落户。

代表联动优环境 法治磁吸聚动能

泉塘村还充分发挥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代表们在招商引资中,积极推介泉塘村平安和谐、法治健全的软环境;推动村“两委”持续完善涉企服务,依法保障企业权益,及时协调解决法律问题。这种将代表履职深度融入普法依法治理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方式,有效提升了招商引资的吸引力,法治建设对经济发展的“乘数效应”充分显现。

泉塘村的实践生动证明,“八五”普法在乡村落地生根,关键在于坚持党建引领、推动普法与治理发展深度融合、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强化法治实效导向并不断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将法治深度融入治理与发展关键环节,泉塘村有效破解了难题、护航了产业、培育了新风,成功打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法治赋能乡村振兴“泉塘样本”,为新时代深化法治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实践路径。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