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蓝携警察蓝:三十年守正义,二十八载伴温情
文章来源:湖南法治报·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 时间:2025-09-02 17:04:17“这份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是检察院培养的结果,更是战友、家人默默支持的见证。”谈及三十年从检生涯,株洲市渌口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陈小玲手抚胸前检徽,话语间满是对检察事业的赤诚。
与这份坚守相伴的,是一段跨越28载的“双蓝情缘”——她的丈夫王朝阳,是一名同样有着30年从警经历的民警。这对检察蓝与警察蓝的夫妻档,以各自的职业坚守,在法治道路上并肩同行,既扛起正义使命,也守护爱情温度。
三十年检察路:匠心办铁案,坚守护民生
在渌口区检察院,陈小玲的名字始终与“办案标杆”“铁面检察官”紧密绑定。自1994年入职,她扎根业务一线:从控申部门耐心倾听百姓诉求,到刑检部门追诉刑事犯罪,案宗换了一摞又一摞,不变的是她常说的“案卷背后是百姓期盼,容不得一丝马虎”。
三十年里,她啃下多起“硬骨头”案:办理株洲市原副秘书长尹某辉受贿罪案时,顶住说情压力逐笔核账,让腐败分子无所遁形;查办渌口镇原党委书记陈某明案时,抽丝剥茧梳理证据,精准指控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三项罪名;攻坚“3・15”维卡币特大跨国网络传销案时,牵头组建专班加班数月,厘清全国多地传销网络,为群众挽回巨额损失。她的办案档案中,有罪判决率、抗诉成功率始终居全院前列,三十年未引发一起申诉。面对说情者,她始终法不容情;遭遇嫌疑人威胁,她坚定回应:“穿这身检察蓝,守的就是正义,怕了就对不起胸前的徽章。”
双蓝交映一生情:理解伴坚守,细节暖人心
这对“双蓝夫妻”的缘分,要从高中校园说起——两人是同届校友,彼时虽未深交,却都对责任二字有着朴素的认同。毕业后,陈小玲穿上检察蓝投身司法办案,王朝阳披上警察蓝扎根公安法制工作,因政法系统的业务交集渐渐熟悉,相似的职业追求与严谨态度,让两颗心越靠越近。
婚后的日子里,忙碌成了家常便饭:王朝阳在公安法制室负责案件审核,24小时待命是工作常态,常有临时紧急任务,让原本计划好的家庭旅游不得不取消。但他从不让缺席变成遗憾,总用细节把心意补满,就算没能同行,出差时也会特意带回当地的特色手信,替自己陪妻儿感受旅途的趣味。陈小玲也懂这份不易,她早下班时,会把王朝阳的警服熨得平整,将执法记录仪充电备好;清晨两人一起出门,总会互相多叮嘱一句注意安全。他们的浪漫从不是轰轰烈烈,而是你懂我的职责,我惜你的用心,把彼此的付出,都藏在柴米油盐的细碎里。
薪火相传法治路:初心带新人,责任续担当
陈小玲始终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每天提前一小时到岗,或是静心阅读案卷、提前介入案件梳理脉络,或是整理办案心得,为带教新人做准备;遇到复杂案件时,她还会亲自带着新人前往看守所提审,手把手教他们如何突破嫌疑人心理防线,把实战经验倾囊相授。
一次提审涉恶案件嫌疑人,陈小玲特意让年轻干警谭慧先开口尝试。当嫌疑人刻意回避关键问题,谭慧一时慌了神,她悄悄敲了敲桌子,示意对方查看提前准备的讯问提纲。提审结束后,她立刻拉着谭慧复盘:“面对嫌疑人说‘不清楚’,不能就此停住,要顺着细节追问‘你当时就在现场,怎么会不清楚?’,用现场场景打破他的侥幸心理。”
这样的手把手教学在她的工作中已成常态。她常跟年轻人说:“公正从不是独行路,得一棒接一棒传下去。我年轻时多亏老检察官带,现在也得把‘接力棒’传好。”在她的带动下,该院公诉部门渐渐形成了浓厚的老带新氛围,近年已有5名年轻干警成长为办案骨干,2人获评全市优秀检察干警。而她自己,不仅获评全省检察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还多次荣立个人二等功,早已成了年轻人心中靠谱的榜样姐姐。
从1994年到2025年,三十年检察路,陈小玲坚守正义初心;二十八年夫妻情,她与王朝阳以“双蓝”担当书写法治爱情。“只要徽章在、制服在,我就会一直守下去。”这是她的承诺,也是两人的共同坚守。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