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桂阳创新“近邻”工作法疏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9-05 09:57:20曾经破旧杂乱的村道变身整洁的柏油路,荒芜的草地化作村民议事休闲的“幸福广场”。如今走进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仁义镇白云村,道路平坦宽阔、民居美观大方,太阳能路灯、休闲广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湖南省桂阳县持续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探索以自治为基础的“近邻”解纷工作法所取得的成效。将群众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激情转化为基层治理智慧,构建多元解纷体系,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推动实现村民富、村庄美、民风淳、社会和、治安好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拆违促和 拆出近邻同心
“这些老旧烤房杂房子一拆,新的柏油路、休闲广场一建,以旧换新,感觉整个村里都焕然一新。”村民刘水旺笑着说。今年以来,白云村锚定“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目标,坚持党建引领,干群一心,邻里互助,村容村貌、产业发展、乡风文明都有了显著提升。
仁义镇白云村是烤烟大村,随着烤房和基础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一大批老旧烤房和杂屋杂房亟需拆除。白云村云伴组村民刘白军曾对自家旧烤房被拆强烈反对,并有意阻扰工作专班对其他建筑拆除,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邻里纷,邻里解。白云村迅速组建工作专班,整合“片组邻三长”“两代表一委员”、党员先锋等关键力量开展工作。工作人员多次到其家中做思想工作,同时,利用“屋场夜话”,积极宣传“四类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政策利好。此外,积极联系村里因新烤房增收的“白军”老同学刘水旺,让刘水旺现场讲述新烤房带来的实惠。此后,“白军”态度开始转变,认可了拆旧工作,矛盾得以化解。
在之后的拆旧工作中,“白军”还主动请缨,协助工作专班向存在思想顾虑、不积极配合的村民进行劝导和沟通。通过“拆违拆旧”和人居环境整治,白云村容貌焕然一新,危旧房屋变身精致庭院,闲置地块建成休闲乐园。“拆”出的空间成为了民生改善的“幸福空间”、产业发展的“活力空间”,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近年来,白云村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锚定烟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深耕细作,让“土地生金”源源不断变现。产业引擎轰鸣,直接带动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村集体经济在产业协同发展中稳步上扬,为乡村建设注入澎湃经济动能,让村民腰包鼓起来,更让大家看到在家乡干事创业的奔头。
“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提升治理精细化水平,培养文明新风尚,把白云村建设得更美好。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白云村党总支书记彭祯表示。
山界厘清 厘出乡村振兴
“为了这片山林,这些年没少闹别扭,现在好了,心结解开了。”近日,桂阳县樟市镇竹里村村民陈民笑着说道,“过去因为山林的事,乡亲们心里都有个结,见面都难有笑脸。”
53岁的成军接过话茬:“现在终于化解了,这一天等太久了。”话音未落,两双布满老茧的手紧紧相握,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这一笑,化解了跨越35年的山林纠纷,解开了两村多年的心结。
据介绍,这场持续35年的纠葛,缘起于樟市镇竹里村二组与上田心组交界处的一片经济山林。这片经济林,土地面积100余亩。竹里村二组称这块地为“猪婆窝”,而上田心组称为“鸡公凸”。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村群众因历史划界不清等问题,多次发生争执。虽历经多次调解,但未达成一致意见。随着山中林地开发价值上升,双方矛盾再度激化。2024年底,竹里村二组村民打算对其开发油茶种植,上田心组村民想进行开荒种植烤烟。双方村民四五十人一时针锋相对,情绪极为躁动。
“村组矛盾,就地化解”。竹里村积极组织村组“五老”、乡贤、在外知名人士积极参与调处,党员代表、“三长”成为调解中坚力量。双方都提供了2010年颁发的《林证》,但是由于山林称呼不一致,双方互相都不认可。后来,村综治中心将情况上报,镇综治中心邀请县调解专家(县山林调纠办)、镇调解专家(镇政法组)、镇法律专家(镇司法所)三支团队来村里参与调解。工作组通过现场查勘、“农家夜话”、座谈会、辩论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法律法规政策、沟通交流、解开心结,引导双方依法依规,互谅互让。
“这个纠纷的关键在于意见难统一,所以我们在调解中,都采取‘法理+亲情+民俗’等多元调解模式。”樟市镇司法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明确山林权属的基础上,还邀请两村老乡贤、老党员、老村干等组成调解队,既讲法律,也讲情理,引导双方互相理解、各让一步。
通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双方代表齐聚现场,利用挖机,挖掘了一条宽3米、深一米,长100多米的“龙沟”,重新分界,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如今,这片山林再次焕发生机,双发村民统一称呼这座山为“致富山”。
这场跨越多年矛盾纠纷的成功化解,正是桂阳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在村组持续激活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桂阳对各类矛盾纠纷采取坐诊、出诊、会诊、复诊“四诊工作法”进行处置,并持续优化“一站式”调解,实现“公检访诉调”无缝流转、高效协同,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链衔接连动机制,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调解品牌。2025年1月至8月,2025年1月至8月,全县三级综治中心“湘矛调”平台,通过“近邻”登记受理矛盾纠纷1642件,已成功化解1501件,整体化解率达91.47%。
噪音共治 治出和谐新风
“商户的空调噪音每天轰隆轰隆响,尤其是夜深人静时,一家老小都睡不好觉……”近日,桂阳县龙潭街道八字塘社区接到一起居民反映,翡翠湾小区楼下商户空调外机运转产生的噪音,严重影响小区居民休息。
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龙潭街道组织社区干部第一时间上门实地了解情况。据悉,桂阳县智慧文体有限公司在翡翠湾小区临街门面办公及经营,装有空调外机十二台,在大楼外墙形成了“空调墙”。每当空调运转时,外机散发的热风便往楼上窜,严重影响楼上几十户居民的生活。特别是晚上,噪声更让人难以入睡。楼上居民多次因噪音余热扰民问题与该公司协商未果。
为妥善处理该矛盾,龙潭街道立即组织网格力量(社区干部、网格员、社区民警、志愿者)负责调处,并联系商户、物业、小区党小组、小区监督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及小区诉求人、住户代表共同见面协调问题,起初双方都不愿接受对方提出的解决方式。街道便邀请当事双方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现场到“空调墙”附近、楼上居民区体验。经过半个月一次次的协调沟通后,最终商户在半月内将直接影响居民的5台大型空调外机移机到21栋平台外墙。同时,该商户负责人表示会在假期开办夏(冬)令营,邀请小区居民带小孩一起参加,尽力构建和谐邻里关系。
“感谢社区多次上门帮忙做工作,解决了我们的烦心事”。龙潭街道八字塘社区翡翠湾小区居民对这起成功化解的邻里矛盾纠纷纷纷点赞。
今年以来,桂阳县城区聚焦矛盾纠纷抓早抓小抓苗头,全面加强源头防范管理,着力提升辖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水平,把问题解决在源头,成功调解小区周边门面商户的噪声、乱停乱放、装修扰民、油烟排放等各类矛盾纠纷120余起,既保持了浓浓的“烟火气”,又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
据桂阳县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全县以“近邻”治理模式为抓手,不断深化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长效机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桂阳法治桂阳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今年来,全县刑事立案、行政受案同比分别下降18.2%、10.3%。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