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新时代“枫桥经验”湖南实践

湖南湘潭县石潭镇:打通基层“毛细血管” 激活治理“末梢神经”

 文章来源:法治日报 作者: 时间:2025-01-21 09:51:09 

近年来,面对矛盾化解部门分散、风险预警能力薄弱、部门信息互通不畅等现实问题,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石潭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一站式综治中心建设,健全全周期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疏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有力促进了平安石潭建设。

打造一站式综治中心 建成基层治理“大脑中枢”

“遇上矛盾纠纷,只要跑一个地方就能解决,真的很方便。”近日,石潭镇芙蓉村村民林某来到镇综治中心,通过中心的一次接待、一轮调处,顺利解决了损害赔偿纠纷。

综治中心是平安建设的重要平台,是社会治理的“大脑中枢”。近年来,石潭镇以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为抓手,强化矛盾纠纷调处室、公共法律服务室、视频监控研判室、网格化工作室和群众接待室等多功能服务室建设,将镇级综治中心打造成各类风险防范和矛盾纠纷化解的“指挥部”和“终点站”。

27个村级综治中心作为一方平安“稳压器”,实现了群众小事“村能办、家门办”,大事“镇级办、一体办”,探索出“镇级搭平台、村级来服务”的镇、村二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转新模式。2024年石潭镇共处理矛盾纠纷293起,调处成功279件,成功率达95.2%,其中化解山林和土地纠纷“望闻问切”工作法荣获市委政法委授予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经验。

推进智能化平安建设 疏通基层治理“毛细血管”

“您好,请问这里是镇综治中心吗?紧急求助,我们村的一位老人失踪了,恳请你们的帮助!”石潭镇象塘新村综治中心反映高峰组一名93岁高龄的老年痴呆患者洪某早上9点从家出去便一直没回,家人遍寻不得。镇综治中心接到求助,立刻通过数字乡村监控视频系统查看,最终锁定了洪某的身影,在众人的努力下,老人被安全找回并送回家中。

为提高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促进风险早发现、先防范、快处置,石潭镇将综治中心、数字乡村、应急监控等信息平台进行整合,实现一个中心、一块大屏、二十七个村级终端和全镇2000余个摄像头联网互通。同时,强力推进街面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单位内部防控网和农村治安防控网等“四张网”建设,全面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的治安防控网络。通过智能化治理,群众明显感受到治安变好了、乡风文明了、社会和谐了,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织密网格管理服务网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关系着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社会的和谐稳定。石潭镇镇域面积124.87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2个社区,1个居委会,630个村(居)民小组,人口约7.89万。人口密度大,大村大姓多,由此产生的矛盾纠纷也多,小到家长里短,邻里关系,大到争山争水,群体纠纷。为从源头上解决“网眼大”“兜不住”的问题,石潭镇建立总网格长、片区网格长、网格长三级网络,每个网格配备至少1名网格指导员、1名网格员,吸纳党员、退役军人和热心村民等参与服务管理,让“小网格”承载起“大民生”,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网格员每日对网格内的民生服务事项、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开展地毯式摸排,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发现的问题统一在镇综治中心实现整理、汇总、分流、交办,做到了提人知事、提事知情、提节点知风险。2024年,全镇117个网格共完成事件上报864条,办结率100%,精准掌握了辖区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真正成为了将社会治理的触角延伸到基层的“神经末梢”。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