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法丨水果店遭遇“小过重罚” 法院不准予强制执行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最高人民法院、衡阳市雁峰区人民法院 作者: 时间:2025-02-07 10:47:57【案情】某水果店经营者为了招徕顾客,通过网络搜索相关水果的功效与作用,并将搜索出来的内容制作成宣传海报张贴在店内。后来,某行政执法机关接到投诉,称水果店存在虚假宣传行为。该行政执法机关在店内进行投诉线索核实时,发现店内张贴的海报并当场责令整改,水果店很快就拆除了海报。后来,行政执法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水果店罚款5万元。如到期不缴纳罚款,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处罚决定书生效后,水果店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罚款,于是,该行政执法机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罚款及滞纳金共10万元。
经核实,处罚决定书中提及的投诉人并未在水果店购买水果,也无证据证实有他人因该水果店的宣传误导而购买水果,遭受经济损失。
法院审理认为,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且应当坚持处罚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处罚应与行为人的主观过错、违法行为造成的后果相当。水果店主观上并无虚假宣传的故意,且仅在其门店内张贴并未通过相关媒体大肆宣传,影响范围较小。同时及时整改,消除影响,并无证据证明造成了相关社会危害后果。某行政执法机关作出罚款5万元的处罚决定,不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过罚相当的原则。法院遂作出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该行政处罚决定。
【说法】法官表示,公正、公开原则和过罚相当原则是行政处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改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初次违法且危害后果轻微并及时改正的,可以不予行政处罚;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本案中被处罚人符合不予处罚的规定,而行政执法机关仅根据宣传海报内容就对水果店处以5万元罚款,属于“小过重罚”。
法官表示,行政执法机关要审慎行使裁量权,不应简单套用处罚标准,生硬执法,还要综合考量违法行为的主观过错、客观危害、社会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确保过罚相当,做到执法有温度。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