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企执行两难?“债权置换+动态解封”成功破局
文章来源:湘潭县法院 作者: 时间:2025-03-19 11:20:12近日,湘潭县人民法院通过创新“债权置换+动态解封”执行模式,成功执结一起涉企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执行到位70余万元案款,既保障了债权人胜诉权益,又为困境企业争取了生存空间,是湘潭县法院以善意文明执行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的又一范例。
资金链断裂引发纠纷强制执行陷两难
申请执行人某数码科技公司与被执行人某工程企业因120余万元工程款支付问题对簿公堂。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因项目回款延迟导致资金链断裂,但其在其他单位有到期债权。若按传统执行方式查封账户、扣押设备,虽能快速兑现债权,但将直接导致该企业停工停产,甚至引发几百名工人失业风险。
“一边是债权人急需回款维持经营,另一边是债务人濒临停摆,案件执行必须找到‘最优解’。”该案执行法官介绍,涉事企业是本地重点工程供应商,牵涉上下游10余家合作单位,简单采取强制措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三步破局:冻结债权不冻希望
面对僵局,湘潭县法院成立专项执行小组,经5次实地走访、2轮行业调研,最终确定“纾困先行、共赢为本”的执行方案:第一步,向第三方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冻结被执行人70万元到期债权,但暂缓强制划拨,既锁定偿债资源,又为企业预留协商窗口期;第二步,组织双方面对面磋商,引导申请执行人接受“债权置换”方案——第三方单位直接将70万元债权支付给申请执行人;第三步,建立“动态解封”信用机制,约定案款到账后立即解除对企业账户的冻结,若被执行人承接新项目,需优先清偿潜在债务差额。
善意执行实现“双赢”
协议达成后,执行干警积极跟进,督促协助单位及时将案款划拨至法院账户,并第一时间发放给申请执行人案款70余万元,剩余部分分期偿还。至此,这起涉企合同纠纷案件得以圆满执结。“感谢法院为我们企业保驾护航,不仅帮我们追回了货款,还最大限度减少了对被执行人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化解了工人薪资发放等风险,真正实现了双赢!”拿到执行款的公司负责人激动地说。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们既要‘盯住钱’,更要‘保住企’。”下一步,湘潭县法院将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运用“放水养鱼”的执行思路,创新执行举措、延伸司法职能,切实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持续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