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平安答卷写在人民心里——— 娄星区推进平安建设工作综述
文章来源:娄底日报 作者:李琴 刘恒材 袁雅琴 时间:2025-03-25 09:59:25创建159个“星物管”治理小区,处理3723件邻里矛盾,信访投诉量下降48%;221个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5213件,调解成功4999件,调处成功率95.89%,协议涉及金额7543.11万元;
公安机关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29.34%,破案率同比上升11.16%;检察机关对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各类犯罪保持“严”的震慑,批捕732人,起诉1226人;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6856件,审(执)结14941件;
11个乡镇、街道安装视频监控11625个,在线率95%以上;
……
一组组数据,让人们直接触摸政法工作带来的获得感。平安,民之所盼,发展之基。2024年,娄星区政法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论述,全力履行新时代政法工作职责使命,保家园安宁、护经济发展、守万家灯火,用实干实绩实效让平安娄星、法治娄星成色更足、底色更亮,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锻造过硬政法铁军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娄星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吕许灵强调,“筑牢忠诚根基,是政法工作的首要任务。”2024年,娄星区委政法委构建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管政法体系,坚持不懈抓好理论武装,持续加强党对政法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落实政法工作条例及配套制度,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完善政治督察、执法监督制度,切实提高党领导新时代政法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高度重视巡察整改工作,对照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逐步推进整改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见到实效。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娄星区政法系统坚持从严正风肃纪,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在政法领域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常态化开展作风督查,认真落实谈心谈话制度,时刻绷紧纪律作风弦,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咬耳扯袖”化为关爱。去年,全区立案查处政法干警13人。
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社会治理有效提升
三泰檀香山小区居住人口多,2022年3月启动业委会选举,因阻力较多,一直未能成立业委会。娄星区乐坪街道以“星物管”为抓手,构建物业协同基层治理模式,集中3个月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去年6月成功选出该小区首届业委会,激发了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的热情。
“星物管”是乐坪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具体举措。该街道凝聚创建合力,搭建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议事协调机制,在12个小区设立住宅小区联勤联动站点,严格落实“三个吹哨”机制,广泛推行“楼宇会”,促进居民自治,切实将矛盾纠纷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前端,2024年召开“楼宇会”454次,解决小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346个,整改销号小区安全隐患问题133个,推动208件民生微实事在小区内部解决。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娄星区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调处结合、预防为主”原则,突出矛盾纠纷防范工作,从源头防控重大风险隐患。2024年,该区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5278件,调解成功5067件,调处成功率96%,未发生民转刑案件、群体性暴力事件。
娄星区已建设完成并平稳运行基层综治中心,实现综治中心与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中心一体化运行;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申诉求决类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上升至95.96%,重复信访占比下降至11.33%;将检察监督导入信访法治化全过程,“治重化积”两年清零专项行动以来化解积案627件。
同时,娄星区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社会稳定源头治理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监督的事项、程序和方式,加强对重大事项的监督和协调,2024年组织政法各单位协调各类案、事项13次,执法监督效能有效提升;坚持科技赋能加速为民服务,推动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提质增效,逐步实现网上跨部门单轨制办案和内部无纸化办案,深化“互联网+”服务。娄星公安分局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成立大数据实战中心,通过案件协同为支撑抓获并刑拘犯罪嫌疑人200余人,破案190余起;法院网上立案2790件,电子送达2.3万余次,在线开庭、调解652次;检察院运用最高检上架推广模型并监督成案11个;司法局通过远程视频会见系统会见1127起。
打造家门口安全哨所 擦亮“星群防”品牌
“我们社区是个开放型小区,人员密集,管理难度大。自从政府安装了高清监控探头后,小偷小摸现象少了,住在这里安全感大大提升。”3月20日,家住娄星区金谷社区的居民胡先生高兴地说道。
基层警务室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去年以来,娄星区通过强化技防,在金谷社区16个出入口36条小巷小道增设185个高清监控探头,以“派出所主防”警务机制改革为契机,健全人防、物防、技防建设,筑牢最前沿防范基石,切实压降可防案件;有效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职能,切实抓好矛盾纠纷问题化解,及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构建以“星群防”为抓手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娄星公安分局将基层警务室打造成人民群众家门口的安全哨所,结合全区“星群防”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辖区案件高发、社情复杂、人流量大的社区高标准建成13个中心警务室、24个社区警务室、32个农村片区警务室,实现“一个专门场地办公、一批专业队伍联防、一套专项机制运行”,充分发挥基层警务室在治安防控中的核心作用,广泛开展自主摸排化解工作,发展吸收外卖员、快递员等社会治安积极分子,充实社区警务力量,探索建立治安举报奖励制度,实现每天24小时岗哨“在线”,深入推进党政引领、警民携手、基层合力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民转刑”“刑转命”案事件。
聚焦打击开路,以新突破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娄星区政法系统扎实推进“利剑护蕾·雷霆行动”,持续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推进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2024年,全区电诈发案数、受损数实现双下降,缉毒查处完成情况位列全市第一。同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七个行业牵头部门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开展行业乱象整治,收到良好成效。
政法系统协同作战 不断优化法治环境
管住枉法的权力,就要斩断寻租的黑手。娄星区政法系统坚持以打开路、打防并举,将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违法犯罪,做到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就打击什么、铲除什么,交出了一份厚实的“成绩单”。
公安机关扎实推进“三高四新·法治护航”专项行动,加强对涉企类经济犯罪的打击与防范,查破“三强”案件6起,行政拘留9人,调处涉及经济发展环境纠纷5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30万余元;深化“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推出“新生儿上户一件事一次办”、线上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等举措,办理户政业务“跨省通办”1651人次、新生儿“一件事一次办”386人次,受理网办业务575起,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
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坚持“强化法律监督,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办理各类案件3406件,4件案件入选全省优秀案件;积极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依法办理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对各类经济犯罪批捕23人、起诉62人,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法院严厉打击涉企违法犯罪,审结涉企案件5800件,执结涉企案件2370件,执行到位金额3.1亿余元;科学采取“活封活扣”柔性措施,审慎冻结企业基本账户,依法为29家企业解除失信限制,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活动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司法行政部门加强法律服务,建立常态化联络机制,深入开展座谈调研和政企“面对面”交流活动,摸排涉企违法犯罪线索26条,查处10条;收集涉企执法司法问题29个,办结28个;开展“千所连千企”等活动,为群众、企业提供法律咨询1620次,为企业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540万元。
亮剑攻坚,为的是万家灯火。娄星区政法系统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牢牢站稳人民立场,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坚持执法司法守法一体推进,实现管理体系更完善、权力运行更规范,把平安答卷写进人民心中,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有保障,让公平正义成为“听得见”的时代强音。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