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款纠纷背后的“枫桥答案”:常宁法院“法庭+N”机制破冰合作僵局
文章来源:红网 作者:蒋彤 时间:2025-04-28 18:46:44红网时刻新闻通4月28日讯(通讯员 蒋彤)“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把问题解决,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近日,常宁市人民法院柏坊法庭联合镇司法所成功调解了一起定作合同纠纷,当事人老林握着法官的手,脸上愁云尽散。
这是柏坊法庭积极践行“法庭+N”矛盾纠纷联动联调工作机制的又一成果。
自2018年起,老林所经营的某图文广告社和A村村委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由老林负责该村党建栏目及标语的设计打印。但在项目完工后,A村村委会因资金周转困难,还余2万元尾款迟迟未付,在多次催要无果后,老林一纸诉状将其诉至法院。
“既要保障小微企业合法权益,也要维护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承办法官多次走访发现,双方存在深厚合作基础,A村也并非恶意拖欠费用不结,但也考虑到老林是小本经营难承重负,遂在征得双方同意后,联合司法所展开“背对背”调解。
“虽然我们签了协议,但万一他们不按约定还钱怎么办?”老林忧心忡忡。
“法官,没有开庭就达成协议,他会不会再来起诉,影响到我村的信用?”A村负责人担忧地看向法官。
“我们会在调解协议中明确约定每月支付的具体数额、方式以及未按时偿还应承担的违约责任,只要A村能按时履行还款义务,老林拿到尾款,事情得到解决,自然不能重复起诉,这样你们双方的权利都能够得到保障。”承办法官一一解释,切实消除双方疑虑。随即双方在调解协议上签字捺印,看着双方能前嫌尽释、言归于好,承办法官和调解员也笑逐颜开。
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场纠纷的化解是法官和调解员耐心倾听破僵局、共情沟通解心结的绵绵用力。
常宁法院始终坚持深化“枫桥式法庭”建设,在辖区法庭建立特色调解工作室,吸纳乡贤、律师等人组建调解人才库,努力实现矛盾源头化解,为基层治理贡献法治力量。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