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盐井: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体现乡土温度
文章来源:中国网 作者: 时间:2025-04-25 10:44:02近年来,永顺县盐井乡以“党建引领、网格赋能、柔性并济”为主线,探索出一条兼具基层治理与乡土温度的治理模式。在破解基层难题的同时,又能够体现管理温度。
党建扎根基,激活治理“红细胞”
在基层治理中,盐井乡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基层治理的“定盘星”。通过“1+X+X”党员联户机制(1名党员联系多户群众,再辐射更多村民),全乡200余名党员化身“政策宣传员”“矛盾调解员”,在烤烟田埂、莓茶车间、村头院坝开展政策宣讲500余次,成功化解宅基地纠纷、占道经营等矛盾100余起。推行“党员联户四必访”:红白事必访、急难事必访、纠纷事必访、困难户必访。新场村老党员彭玉香通过夜访得知留守老人取款难,牵头组建“银发代办队”,全能帮助留守老人银行办业务1000余件。这种“田坎上的党支部”让党旗始终飘扬在群众需要处。
去年整治集镇违建时,党员先锋队带头拆除自家违搭棚架,并联合“邻长”逐户动员,最终拆除违建5处、残垣断壁12处,实现“零冲突、全自愿”。林业站站长、党员欧阳斌更以“土专家”的身份,在烤烟产业发展中既抓技术指导,又调处土地流转纠纷200余起,带动200余户村民年均增收5000元。
网格织密网,兜住民生“大小事”
盐井乡创新“网格+”模式,整合执法员、护林员、交通劝导员等力量,构建“乡—村—组—邻”四级网格。全乡55名网格员配备“两件宝”:政策手册、民情日记,每次基层入户时,“政策手册”不离手,网格员采用拉家常、闲聊的方式就将养老、医疗、民政救助等契合他们家庭的政策宣传给村民。同时,深入了解他们家庭的人员构成、生活状况、经济来源、实际困难和需求等情况,每一户建立一份“民情日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措施。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去年下半年,卡塔村村民虚报种粮面积事件中,网格员通过“湘西州州域社会治理平台”比对数据,联合乡纪委精准锁定异常线索,追回违规补贴1.6万元,立案查处5人,让惠民政策“精准滴灌”。在交通执法中,“两站两员”队伍22人全年劝导超载、农用车违法载人等行为300余次,全年交通无伤亡人员。
服务有温度,创新治理“辩证法”
在基层治理中,盐井乡坚持“教育优先、惩戒为辅”的柔性理念。针对占道经营、秸秆焚烧等轻微违法,首创“三色告知单”制度:初次违规由网格员发放黄色提示卡,并进行口头教育和政策宣传;二次违规由村委会出示橙色警示单,观看警示视频并签订保证书;三次以上由乡政府下达红色处罚单。这样乡村网格三级联动,不仅缓解了乡级的工作压力,还将治理范围扩大到田间地头,真正实现了全时域、全区域的基层治理。去年通过该制度纠正违法行为127起,当事人配合度达98%。
在拆违治乱中,乡村两级干部带着政策上门宣讲800余次,用“算好环境账、经济账、安全账”的乡土语言打动群众。盐井村村民彭大富起初抗拒拆除违建,经网格员三次“院坝夜话”后主动配合,最后还成为环境整治志愿者。
基层治理不是生硬的管理,而是共建共治的温情纽带。从党员带头拆违的“第一锤”,到网格员深夜调解的“一杯茶”,再到教育优先、惩戒为辅的“三色单”,盐井乡正以党建为基、乡情为脉,在武陵山深处书写基层治理的新篇章。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党建+网格”模式,让基层治理如莓茶清香般浸润每一寸乡土,为乡村振兴注入不竭动力。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