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市州聚焦

既要十指弹琴 更要重音强拍 探访漆河派出所靶向治理新实践

 文章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 时间:2025-04-08 17:25:03 

“派出所的工作,复杂起来千头万绪,简单起来不过‘轻重’二字。”近日,桃源县公安局漆河派出所所长陈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当记者正翻阅着陈巍办公桌上《刑法一本通》里密密麻麻的批注时,调解室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陈巍抱歉地一笑:“就像现在,夫妻吵架的警情得快处置,涉诈预警必须零延误,而重点人员管控得日日清。”

那么,如何抓重点呢?

“其实就是——别等雨淋透衣裳才找伞。”陈巍形象地比喻。

多年猪栏纠纷一朝化解

今年2月5日,刚从春节假期缓过劲来的值班民警郭卜诚接到报警:“派出所吗?你们快来,我隔壁那家人把我家猪栏给拆了。”接报后,他立即带队赶到现场。

通过走访问询,郭卜诚了解到,这是因为朱某与黄某两家因屋后猪栏引发的3年积怨再度爆发。

面对水泥墙倒塌的现场和剑拔弩张的当事人,郭卜诚并未简单以损毁财物立案。

“砸坏他人的私人财产,这肯定是违法行为,但我在村里走了几圈后,发现事情没这么简单。”郭卜诚说,“新矛盾有新矛盾的处理办法,老矛盾有老矛盾的破解之道,不能一概而论。”

这场邻里纠纷始于3年前,黄某在两家屋后公共区域修建的猪栏,不仅遮挡了朱家的采光,更因气味问题引发双方多次口角。今年正月初八,随着一记铁锤砸向砖墙,这场屋后之争从口水仗升级为治安隐患。

摸清两家人情况,郭卜诚将情况向所领导汇报,建议启动多元化调解机制,吸纳更多力量参与进来共同破局。

为此,一场由派出所、村委、乡邻代表组成的调解队伍临时组团。

郭卜诚迅速指出黄某修建猪栏时存在手续办理不齐全等行为;村支书随即搬出《土地管理法》,在调解现场开起普法课;乡邻代表则翻开泛黄的族谱,指着祖训感慨:“老祖宗早就教过我们远亲不如近邻!”

这场调解持续了4个多小时,在厘清权责后,双方就赔偿和后续猪栏的拆解问题达成了一致。持续3年的邻里纠纷得以化解,是漆河派出所深化多元调解机制的生动写照。

据了解,该所去年调解矛盾纠纷169起,化解166起,化解率达98.22%。

正如陈巍所说:“基层治理不能只当裁判员,更要当好法治播种机。”

破解糊涂账困局

今年正月初一一大早,漆河镇村民张大姐又一次冲到弟弟家门前。这场持续20多年的借贷纠纷,如同春节的爆竹般再度炸响。

2001年,张大姐将8万元积蓄借给弟弟创业,一句“赚了钱多分你”的口头承诺,却因父母偏袒、账目不清,演变成了正月初一的亲情劫。

“大年初一,谁遇到这种事都会窝火,哪怕他们是亲姐弟。”接处警民警胡震东感慨。

随着生意慢慢起步,小张2006年向姐姐还款4万,并将剩下的4万元欠款打了欠条。然而,这张仅有的书面证明也被母亲黄某拿走并撕毁。

近年来,随着小张的事业越做越红火,张大姐坚持认为这属于投资分红应得更多,小张则以款项是借款为由拒绝支付分红。姐弟俩的矛盾并未引起家里人重视,反而因为父母的偏袒越来越激化。

2024年正月初一,因老父亲一句“弟弟还记着给你分钱”,张大姐怒砸弟弟家茶几,八旬老母急送医院抢救。派出所虽及时出警,但鉴于系家庭矛盾,且双方均表示会加强沟通,派出所决定先建立矛盾档案,联动司法所定期跟踪。

今年,随着姐弟俩矛盾再次升级,胡震东意识到,处理家务事就像喝一碗热汤,不能趁热喝,要让汤先降温。于是,他将姐弟二人请到所里,启动背对背调解模式。

“我先向姐姐讲明,她的诉求如果走诉讼程序,证据不足,难以得到满足。”胡震东说,“而且他们这种年纪,一旦引发肢体冲突,那后果就不好讲了。毕竟血浓于水,还是要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

通过对话,胡震东注意到一个细节:“到底是分红,还是借款利息,对张大姐而言,都不重要。她要的,只是弟弟的一个态度。”

抓住这个“线头”后,胡震东开始在所里跑上跑下。“他们姐弟俩都蛮强势,如果硬凑在一起怕矛盾激化,我就建议让他们分别在不同的房间,由我去当中间人传话。”胡震东说。

持续奔走10余个小时后,姐弟俩终于握手言和。

“要让法律条文带着烟火气,让算账本子沾着人情味。”胡震东在调解日志中写道。

■所长说

民生痛点即警务重点

漆河派出所所长 陈巍

我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多年,有一个深刻的感受:群众眉头紧皱处,便是警务发力的靶心。

年初调解一起持续3年的猪栏纠纷时,当事人一句“你们警察管不了家长里短”的抱怨,让我警醒——看似琐碎的采光权、地界争议,实则是压在百姓心头的民生顽石。

实践证明,把准民生脉搏需练就3种眼力:从家长里短中洞察风险苗头的“火眼金睛”,在陈年旧账里梳理法理人情的透视之眼,更重要的是永葆把百姓家事当心头大事的赤子之眼。唯有如此,才能让警灯照进群众渴望公平的心坎里。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