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利剑护蕾·雷霆行动

圆桌审判、判后帮教、普法“定制”……如何保护未成年?他们这样“作答”

 文章来源:株洲日报、平安株洲 作者: 时间:2025-10-13 17:24:54 

当法律的刚性遇见青春的柔软,司法该如何书写它的答案?在天元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天元区法院”),我们看到了一份充满温度的答卷:这里没有冰冷的审判台,取而代之的是促膝长谈的圆桌;这里不止于判决书,更有判后持续的关怀与引导;这里不仅是惩恶扬善的殿堂,更是播种法治种子的园地。

审判台上的温情转变

“孩子,别紧张,我们就像聊天一样。”在天元区法院的特殊审判室内,一场“圆桌审判”正在进行。没有高耸的审判台,法官与当事人围桌而坐,温和的交谈让法庭多了几分温情。

图片

天元区法院法官正在进行判后回访帮教。

这种转变背后,蕴含着该院对未成年人审判工作的深刻理解。“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即便是犯了错的孩子。”天元区法院刑事审判庭相关负责人说。

为此,法院进行了一场静悄悄的变革:将涉未成年人刑事和民事案件统一归口审理,让专业法官做专业事;全面推行“圆桌审判”,用平等姿态消解孩子们的恐惧;在审判中引入心理疏导,让司法过程成为治愈之旅。

司法的温度,更体现在对受害孩子的细心呵护。例如,初三学生小陈因交通事故受伤休学,在索赔复读费用时,法院不仅支持其合理诉求,还持续跟踪关怀。

奏响迷途少年的回归“四部曲”

对于误入歧途的少年,天元区法院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四部曲”。

庭审前,法官们做的第一件事除了翻阅卷宗,还有想方设法走进孩子的世界。他们与家长、老师、社工促膝长谈,用心勾勒每个孩子立体的人生故事。

庭审中,教育成为主旋律。法院积极发挥公诉人、辩护人、法定代理人的协同作用,对未成年人进行多层次法庭教育,引导其真诚悔过、明辨是非。在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中,法官没有急于宣判,而是引导孩子思考:“如果被偷的是你家,你的心情会怎样?”这样的启发式教育,往往比单纯的法条更能触动心灵。

判决后,关怀不会停止。法院联合心理咨询师、社区工作者组成帮教团队,像知心朋友一样陪伴孩子们度过考验期。17岁的小黄在缓刑期间,法官定期回访,不仅关心他的表现,还帮他联系职业技能培训。

“法官阿姨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小黄感激地说。

同时,法院严格依法落实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佟某某、王某某案件中,二人均因幼女自愿与其发生性关系而构成强奸罪,犯罪情节相对较轻。考虑到佟某某目前是在校大学生,犯罪前科可能影响其未来发展,法院依法对两名被告人的犯罪记录予以封存,助力迷途少年顺利回归社会。

最令人感动的是,法院还将关爱延伸到家庭。在一起强奸案件中,法官发现受害女孩的父母疏于监护,未能依法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责任。随即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要求监护人谭某某每天至少陪伴孩子30分钟,每周进行安全教育。

今年已发出3份司法建议

对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天元区法院始终利剑高悬。

今年以来,该院审结的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结案率达到100%,24名罪犯受到严惩,其中4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严厉惩处只是手段,预防犯罪更为重要。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敏锐洞察社会治理的漏洞。

在审理一起组织卖淫案时,法官发现被告人李某、刘某商议让未成年人卖淫,由二人联系嫖客约定价格、地点,再将未成年人送至酒店或住所提供卖淫服务。这一案件暴露出旅馆、酒店行业在未成年人入住登记报告等方面存在漏洞。法院依法向天元公安分局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强化对旅馆行业监督,严格落实“一人一证”实名登记制度,完善未成年人入住报告制度,明确从业人员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的强制报告义务。

今年以来,天元区法院已依法向公安局、教育局等部门发出3份司法建议书,均收到回函,意见采纳率100%。

从“端菜”到“点菜”的普法革新

“同学们,如果遇到校园欺凌该怎么办?”9月12日,在银海小学,来自天元区法院的法官正为孩子们送上新学期的“法治大餐”。

“现在,普法课程是‘定制’的。”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学前,法官会走访学校,征集师生最关心的法律问题。拒绝校园欺凌、合理使用网络等热点话题成为首选。这种从“法院端菜”到“学校点菜”的转变,让普法教育更接地气。

除了走进校园,法院还让孩子们化身“小法官”,在“模拟法庭”亲身体验庭审过程;法院开放日里,孩子们零距离感受司法工作,让法治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今年以来,天元区法院已开展8次校园普法教育活动,受益学生达3300余名。

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真正落到实处,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晴空——这就是天元区法院用司法温度守护青春绽放的最美实践。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