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湖南长安网>湖南法学>学会要闻

保靖县长潭河乡:巧用综治力量破解邻里纠纷

 文章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作者: 时间:2025-10-23 15:32:30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邻里间的琐碎小事若处置不当,很可能升级为扰乱乡村和谐、影响社会稳定的“心头大事”。今年以来,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始终将综治中心建设作为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的核心抓手,从“吹哨报到”精准发力,民生诉求“速响应”,构建起矛盾纠纷化解的闭环体系。日前,该县长潭河乡综治中心成功化解一起问题交织的邻里纠纷,既依法依规厘清责任,也注重情感疏导与人情关怀,在化解矛盾中传递调解温度,促进邻里和睦,正是该县深化综治中心功能、健全矛盾化解机制的鲜活实践,为基层治理写下生动注脚。

风波再起,谷仓霉变引争议

2024年,长潭河乡涂乍村村民李某某家树木因极端天气倒伏,压损同村村民梁某某房屋。事后,双方就财产损失达成赔偿协议并已履行完毕。

今年8月,梁某某发现自家谷仓长期进水,导致仓内谷物霉变,认为该问题系此前树木压损房屋所致,遂向李某某提出新的赔偿要求。李某某对两件事之间的因果关系存有异议,但仍愿协商。因协商未果,矛盾有所升级,双方于今年9月28日共同向长潭河乡综治中心申请调解。

抽丝剥茧,“背对背”聊探症结

长潭河乡综治中心的调解员接到申请后,立即开展工作,调解员目标很明确,不仅要“灭火”,更要解开双方心里的“疙瘩”。调解员没有急着让双方坐在一起,而是先采用了“背对背”的方式,分别听两人倒苦水、摆事实。

调解员仔细核实了2024年那笔赔偿款的来龙去脉,又查看了谷仓进水的现场。这一圈下来,问题的核心浮出水面,梁某某心疼霉变的谷子,要个说法;李某某则觉得这是两码事,不能总让自己“背锅”。不过,好在两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底线:信调解,不信闹。

巧解心结,“面对面”谈除隐患

摸清底细后,调解员邀请双方一起“面对面”协商。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大家都是老邻居,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在梳理树木和谷仓的关联时,调解员敏锐地察觉到,除了眼前的赔偿,双方对地界边上的供电线路维护、农作物砍伐权限这些“潜在火药桶”也心存顾虑。

为了彻底解决问题,调解员果断提议:“既然大家都有诚意,不如这次就把相关的事情一并说开,找个最优解决方案,免得以后再生麻烦。”

案结事了,一纸协议平干戈

在调解员情理与法理结合的耐心劝导下,双方的态度逐渐从对立转向合作。最终,他们各退一步,达成了一个最终和解协议,李某某支付1000元作为谷仓进水补偿,此前所有争议就此了结;同时明确了供电线路维护责任归属,并约定了农作物砍伐需事先协商的规则。协议达成后,补偿款当场通过微信支付结清,确保了调解结果的即时履行与最终效力。

该案也启示我们,在纠纷中,调解员并未简单地将前后两起事件混为一谈,而是通过细致调查,明确区分了已解决的历史纠纷与待处理的新问题。对于存在时间跨度和因果关联的复杂纠纷,必须依据证据和事实审慎认定责任,这是公正调解的前提。

精彩专题
为您推荐
热点排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9 www.hnzf.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投稿邮箱:hncaw@qq.com
主办单位:中共湖南省委政法委员会 备案号:湘ICP备11020403号-2 技术支持:湖南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