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湘潭法院保调结合 “十亿大案”一朝解
文章来源:红网湘潭站 作者:谭斯尹 李涛 时间:2024-04-27 18:06:56金额近10亿元的纷争,当事双方都是辖区重要企业,处理稍有不慎,结果可能是惊涛骇浪。如何让案件对企业影响降到最小、办出“皆大欢喜”的效果?
4月25日,岳塘区人民法院传来消息,在该院执行法官不懈努力下,这起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的标的金额最大买卖合同系列纠纷案划上了句号,双方企业握手言和。
最大一笔“保单”
3月,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因与本市另一家企业买卖合同纠纷,向湘潭市仲裁委提起仲裁。3月8日,湘潭市仲裁委向岳塘区人民法院提交两份财产保全申请函,保全金额分别为950万元和2亿元。
3月12日,拿到案件资料,院党组高度重视,分管副院长罗星来到财保组,和执行局、财保组干警一道,就案件保全执行情况分析、研判。
该院执行局局长吕军锋介绍,一方面必须依法保护申请人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当事双方都是辖区内大型企业,怎样通过审慎的财产保全措施促使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从而最大限度保证被申请人正常生产经营,是我们办案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三天完成“冻结”
该院执行局副局长彭曲艳安排人员着手财产保全工作。财保干警通过网络查控系统,向全国范围发起查询。很快从一堆信息中检索到有效信息,财保干警迅速控制,当日顺利冻结950万元。
次日,另一起案件也通过网上查控,冻结了被申请人名下共计1650余万元。眼看还差一亿多元未保全到位,彭曲艳当即跟电机股份公司联系,指引他们一起寻找其他可供保全的线索。
很快,财保组得到线索,向全国28家企业发出协助执行函,其中有一家企业位于长沙。3月14日一早,财保干警驱车赶往长沙市某公司,冻结被申请人在该公司享有的到期债权。至此,保全措施完毕,两起财产保全案件仅花了3天时间。
对方主动和解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因另一起买卖合同案件,再次向湘潭市仲裁委提起仲裁,并申请了财产保全,标的金额达6.6亿元。岳塘区法院财保组根据线索,冒雨跑了多家银行查控,紧锣密鼓奋战了两天,于3月22日顺利冻结该公司名下银行存款897万多元。
湘潭电机股份公司有关负责人收到消息后,感动中带着惊喜,“根据我们对被申请人的了解,压根想不到能保全到将近900万元。”
至此,3起案件操作下来,保全的约束作用见效了,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很快就接到了电话,被申请人在电话那头主动提出了和解要求……
到4月下旬,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与这家公司的合同纠纷案件,已全部调解完毕。4月23日,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法务部负责人来到岳塘区法院,向执行局送上锦旗,表达他们的感谢之情。
营商环境优化
“这几起案子,‘以保促调’‘以保促执’的效果非常明显,解决了实质性问题,既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也充分照顾了被申请人现实中的经营困难。”吕军锋说。
就在不久前,岳塘区人民法院荣获全市法院2023年度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成绩突出集体。近年来,该院坚持能动司法,扎实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三项专项行动”,标识涉企案件“绿码”,开辟“调、立、审、执”绿色通道,成立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和诉源治理工作站,出台执转破案件审查规程,开展涉工程机械、涉企业账款执行行动,为企业营造了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
“这次财保期间,财保组向我们介绍了最高法院今年提出的关于规范和加强办理诉讼保全案件工作的意见,力争做到‘ 以保促调’,做深做实公正与效率,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执源治理,我们对法院执行工作更有信心了。”湘潭电机股份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
- 查处虚开骗税企业2410户 2023年湖南挽回税款损失48.2亿元
- 保护知识产权 服务高质量发展——湖南省公安厅公布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0起典型案例
- 共绘“同心圆”守护“半边天”——省人民检察院、省妇联共同主办检察开放日活动
- 聚力优化营商环境,携手共谋乡村振兴—— 省法院驻大坪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赴企参观学习调研
- 补短板 强弱项 努力提升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方华堂主持召开重点工作调度会强调:自我加压 砥砺奋进 推动工作更有成效 更加出彩
- 法治护航 快乐成长——湖南高院开展防欺凌、防性侵公益普法宣讲
- 省委政法委召开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327号提案办理座谈会
-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新任司法局长(书记)培训班开班 方华堂作专题辅导